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20页 |
1.1 绵马贯众概述 | 第8-12页 |
1.1.1 绵马贯众的药理活性及应用 | 第8-10页 |
1.1.2 贯众化学成分 | 第10-12页 |
1.2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概述 | 第12-16页 |
1.2.1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生物药理活性和应用 | 第13-16页 |
1.3 白绵马素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1 白绵马素药理活性 | 第16-17页 |
1.3.2 白绵马素的化学合成 | 第17页 |
1.4 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1.4.1 抗氧化剂对癌症的治疗作用 | 第18页 |
1.4.2 抗氧化剂的防癌作用 | 第18页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46页 |
2.1 材料 | 第20-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0-22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2-46页 |
2.2.1 白绵马素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选择 | 第22页 |
2.2.2 白绵马素的合成 | 第22-24页 |
2.2.3 白绵马素AA的合成 | 第24-25页 |
2.2.4 白绵马素PP的合成 | 第25-26页 |
2.2.5 白绵马素BB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6 白绵马素合成的优化 | 第27-28页 |
2.2.7 白绵马素BB的合成优化 | 第28-36页 |
2.2.8 白绵马素AA的合成优化 | 第36-37页 |
2.2.9 白绵马素PP的合成优化 | 第37-39页 |
2.2.10 白绵马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39-41页 |
2.2.11 白绵马素衍生物的合成 | 第41-44页 |
2.2.12 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44页 |
2.2.13 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44-4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1页 |
3.1 化合物合成条件优化与表征 | 第46-55页 |
3.1.1 选择性Friedel-Craft酰化条件优化 | 第46-50页 |
3.1.2 选择性脱羧基条件优化 | 第50-52页 |
3.1.3 白绵马素片段连接的条件优化 | 第52-53页 |
3.1.4 片段偶联条件优化 | 第53-55页 |
3.2 白绵马素活性评价结果 | 第55-61页 |
4 结论 | 第61-62页 |
5 展望 | 第62-6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8 致谢 | 第69-70页 |
9 附录 | 第7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