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智能家居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15-19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5页 |
2.2 整体设计方案 | 第15-16页 |
2.3 智能家居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2.3.1 Zig Bee技术 | 第16-17页 |
2.3.2 Wi-Fi技术 | 第17页 |
2.3.3 GSM通信技术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Zig Bee节点设计 | 第19-42页 |
3.1 Zig Bee技术 | 第19-21页 |
3.1.1 Zig Bee设备类型 | 第19页 |
3.1.2 Zig Bee网络拓扑结构 | 第19-21页 |
3.2 Zig Bee协议规范 | 第21-24页 |
3.2.1 Zig Bee协议物理层 | 第21-22页 |
3.2.2 Zig Bee协议MAC层 | 第22-23页 |
3.2.3 Zig Bee协议网络层 | 第23页 |
3.2.4 Zig Bee协议应用层 | 第23-24页 |
3.3 Zig Bee开发平台 | 第24-26页 |
3.3.1 Zig Bee硬件平台 | 第24-25页 |
3.3.2 Zig Bee软件平台 | 第25-26页 |
3.4 Zig Bee节点硬件设计 | 第26-30页 |
3.4.1 Zig Bee节点核心板硬件设计 | 第26-27页 |
3.4.2 Zig Bee节点功能底板硬件设计 | 第27-28页 |
3.4.3 附加模块 | 第28-30页 |
3.5 Zig Bee节点软件设计 | 第30-41页 |
3.5.1 Z-Stack协议栈 | 第30-33页 |
3.5.2 添加用户任务 | 第33页 |
3.5.3 按键处理过程 | 第33-34页 |
3.5.4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第34-38页 |
3.5.5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主控制器设计 | 第42-59页 |
4.1 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42-45页 |
4.2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 | 第45-50页 |
4.2.1 建立开发环境 | 第46-47页 |
4.2.2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47页 |
4.2.3 嵌入式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47-48页 |
4.2.4 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48-49页 |
4.2.5 下载镜像文件 | 第49-50页 |
4.3 触摸屏控制界面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4.4 手机远程控制 | 第53-55页 |
4.4.1 AT常用指令 | 第53-54页 |
4.4.2 SIM300软件设计 | 第54-55页 |
4.5 手机近程控制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59-68页 |
5.1 Zig Bee网络测试 | 第59-63页 |
5.1.1 DHT11温湿度采集测试 | 第59-60页 |
5.1.2 HC-SR501人体热释电红外测试 | 第60-61页 |
5.1.3 继电器控制测试 | 第61-62页 |
5.1.4 Zig Bee网络综合测试 | 第62-63页 |
5.2 SIM300通信测试 | 第63-64页 |
5.3 Wi-Fi通信测试 | 第64-65页 |
5.4 系统整体测试 | 第65-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B 部分程序代码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