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型连接的装配式风电叶片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1.2 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5-26页 |
1.2.1 引言 | 第15-17页 |
1.2.2 国外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1.2.3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19-22页 |
1.2.4 海上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 第22-26页 |
1.3 风力发电机叶片发展概况 | 第26-29页 |
1.3.1 引言 | 第26页 |
1.3.2 风力发电机叶片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26-28页 |
1.3.3 装配式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发展状况 | 第28-2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某兆瓦级装配式风力机叶片结构选型 | 第31-43页 |
2.1 概述 | 第31页 |
2.2 设计概要 | 第31-34页 |
2.2.1 T型螺栓 | 第32-33页 |
2.2.2 连接方案 | 第33-34页 |
2.3 连接设计 | 第34-41页 |
2.3.1 螺栓定位 | 第34-36页 |
2.3.2 螺栓预拉力 | 第36-37页 |
2.3.3 材料参数 | 第37页 |
2.3.4 荷载工况 | 第37-38页 |
2.3.5 理论验证 | 第38-40页 |
2.3.6 叶片重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装配式风力发电机叶片连接段有限元分析 | 第43-55页 |
3.1 概述 | 第43页 |
3.2 装配式叶片连接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8页 |
3.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3.2.2 材料属性 | 第46页 |
3.2.3 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3.2.4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3.3 装配式叶片连接段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3.3.1 最大挥舞方向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3.2 最小挥舞方向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3.3 最大摆振方向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3.3.4 最小摆振方向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装配式叶片连接段单元比例模型试验研究 | 第55-82页 |
4.1 概述 | 第55页 |
4.2 比例模型试验的设计 | 第55-61页 |
4.2.1 几何相似 | 第57-59页 |
4.2.2 材料相似 | 第59页 |
4.2.3 荷载相似 | 第59-60页 |
4.2.4 连接夹具设计 | 第60页 |
4.2.5 夹具连接处强度验算 | 第60-61页 |
4.3 试件的制作和试件的安装 | 第61-70页 |
4.3.1 试件的制作 | 第61-66页 |
4.3.2 试件的安装 | 第66-67页 |
4.3.3 测点布置 | 第67-69页 |
4.3.4 模型构件的安装 | 第69页 |
4.3.5 加载制度 | 第69-70页 |
4.4 材性试验 | 第70-71页 |
4.4.1 螺杆 | 第70页 |
4.4.2 玻璃钢 | 第70-71页 |
4.5 试验数据分析 | 第71-80页 |
4.5.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71-72页 |
4.5.2 螺杆应力应变曲线 | 第72页 |
4.5.3 玻璃钢应力荷载曲线 | 第72-79页 |
4.5.4 分段截面处相对位移荷载曲线 | 第79-80页 |
4.5.5 试验破坏形式 | 第80页 |
4.6 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装配式叶片连接段单元比例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82-93页 |
5.1 概述 | 第82页 |
5.2 连接段单元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2-83页 |
5.3 连接段单元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83-91页 |
5.3.1 预应力阶段 | 第83-85页 |
5.3.2 外力荷载阶段 | 第85-86页 |
5.3.3 比较分析 | 第86-91页 |
5.4 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