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施工论文--各种工程、工种论文--一般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控温技术在溪洛渡水电站大坝浇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本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温控技术标准及计算第12-32页
    2.1 温控技术标准第12-16页
        2.1.1 分缝分块第12-14页
        2.1.2 基础温差标准第14页
        2.1.3 上下层温差标准第14页
        2.1.4 内外温差标准第14页
        2.1.5 混凝土内部允许最高温度标准第14-15页
        2.1.6 陡坡坝段混凝土温控要求第15页
        2.1.7 置换、回填混凝土温控要求第15-16页
        2.1.8 相邻坝段高差及最大悬臂控制要求第16页
        2.1.9 坝体接缝灌浆温度要求第16页
    2.2 控温计算第16-23页
        2.2.1 水文气象条件第16-18页
        2.2.2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第18-20页
        2.2.3 混凝土标号及主要设计指标第20页
        2.2.4 胶凝材料水化热第20页
        2.2.5 混凝土配合比第20-21页
        2.2.6 混凝土热力学性能第21-22页
        2.2.7 其它主要设计参数第22-23页
    2.3 混凝土计算方法第23-30页
        2.3.1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计算第23页
        2.3.2 混凝土入仓及浇筑温度计算第23-24页
        2.3.3 太阳辐射热温升影响第24-26页
        2.3.4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计算第26-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坝浇筑过程中的控温技术第32-59页
    3.1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第32-33页
    3.2 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第33-34页
    3.3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第34-36页
    3.4 混凝土浇筑分层及层间间歇控制第36-37页
        3.4.1 混凝土浇筑分层第36页
        3.4.2 混凝土层间间歇控制第36页
        3.4.3 混凝土通水冷却第36-37页
    3.5 混凝土表面保护第37-40页
    3.6 冷却水管布置第40-57页
        3.6.1 坝体冷却水管布置第40-43页
        3.6.2 坝外供水管路布置第43-45页
        3.6.3 一期通水冷却第45-47页
        3.6.4 中期通水冷却第47-49页
        3.6.5 二期通水冷却第49-52页
        3.6.6 坝体通水强度及用水量第52-57页
    3.7 控温技术在本工程与其他工程应用的主要区别第57页
    3.8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65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梅溪湖片区“学湖院子”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静动力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