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钢筋混凝土隔震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 | 第15-3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结构设计 | 第15-18页 |
2.3 隔震框架结构的SAP2000模型 | 第18-21页 |
2.4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第21-26页 |
2.5 结构不确定性因素的确定 | 第26-28页 |
2.6 结构性能水准与破坏状态的划分 | 第28-29页 |
2.7 隔震框架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 | 第29-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响应面法基本理论 | 第33-39页 |
3.3 多参数解耦技术 | 第39-43页 |
3.4 蒙特卡洛模拟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基于HDMR方法的钢筋混凝土基础隔震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基于HDMR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4.3 基于HDMR方法的钢筋混凝土基础隔震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6-51页 |
4.4 HDMR法与响应面法结果对比 | 第51-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基于HDMR方法的钢筋混凝土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58-64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基于HDMR的钢筋混凝土层间隔震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58-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