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人民政协的非国家权力机关属性研究--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11-25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2页
    二、研究成果综述第12-18页
        (一) 现有研究成果第12-17页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7-18页
    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18-21页
        (一) 理论的产生第18-19页
        (二) 主要概念和理论内容第19-21页
        (三) 理论局限第21页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1-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研究思路第22页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2-25页
第一章 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结构分析第25-35页
    一、“领导”与“执政”:中国共产党与政权系统的关系第25-29页
        (一) 党的领导与执政第26-27页
        (二) 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和政权系统的组织原则第27-29页
    二、非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的定位第29-35页
        (一) 关于人民政协非国家权力机关属性的争论第30-32页
        (二) 领导与参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的关系第32-35页
第二章 非国家权力机关属性下人民政协的功能分析第35-43页
    一、执政资源整合功能第36-38页
        (一) 协调利益第37页
        (二) 统一思想第37-38页
        (三) 贡献力量第38页
    二、利益表达与综合功能第38-40页
        (一) 利益表达与综合的补充性第38-39页
        (二) 利益表达与综合的过程和方式第39-40页
    三、民主监督功能第40-41页
        (一) 民主性的监督第40-41页
        (二) 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第41页
    四、政治稳定功能第41-43页
        (一) 政治的稳定性第41-42页
        (二) 国家与社会的平衡第42-43页
第三章 人民政协的未来发展分析第43-51页
    一、政协的非国家权力机关属性不可动摇第43-45页
    二、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功能有待完善第45-51页
        (一) 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优势第45-47页
        (二) 更好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的功能第47-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事论》国际政治思想解读
下一篇: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红专南路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