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延时摄影概述 | 第13-18页 |
(一)延时摄影的概念 | 第13页 |
(二)延时摄影的原理 | 第13-15页 |
(三)延时摄影的特性 | 第15-18页 |
二、延时摄影的设备基础与基本技术 | 第18-32页 |
(一)延时摄影的设备基础 | 第18-22页 |
(二)延时摄影的基本技术 | 第22-28页 |
(三)延时摄影的后期制作主要工作和解决的问题 | 第28-29页 |
(四)常见后期处理软件 | 第29页 |
(五)延时摄影后期流程 | 第29-32页 |
三、延时摄影的技术创新 | 第32-40页 |
(一)黄昏过渡延时摄影 | 第32-34页 |
(二)大范围运动控制( Hyperlapse)延时摄影 | 第34-37页 |
(三)HDR延时摄影 | 第37-40页 |
四、延时摄影作品个案分析 | 第40-48页 |
(一)影片《天地玄黄》分析 | 第41-44页 |
(二)原创作品《韵动大连》创作分析 | 第44-48页 |
五、延时摄影的美学形态研究 | 第48-51页 |
(一)审美感知:直觉式的元素重组 | 第48-49页 |
(二)纪实性:社会人的见证者 | 第49-50页 |
(三)观世之道:决定性的瞬间 | 第50页 |
(四)表现性:心灵性的内容 | 第50-51页 |
(五)美学意蕴:灵动意境的媒介延伸 | 第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