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 第10页 |
| 1.2 表面等离激元杂化 | 第10-12页 |
| 1.3 等离激元数值计算方法 | 第12-15页 |
| 1.4 等离激元共振的调控方法 | 第15-19页 |
| 1.4.1 激发源和颗粒形貌对单个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 | 第15-17页 |
| 1.4.2 空间排列方式对纳米颗粒二聚体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 | 第17-19页 |
| 1.5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在表面增强荧光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 1.5.1 表面增强荧光机制 | 第19-22页 |
| 1.5.2 表面增强荧光的纳米结构衬底 | 第22-24页 |
| 1.5.3 光谱测量 | 第24-26页 |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 第26-28页 |
| 1.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 1.6.2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 | 第26-28页 |
| 第2章 多环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 | 第28-36页 |
| 2.1 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 2.2 纳米环尺寸和间距对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 | 第29-32页 |
| 2.3 内纳米环位置对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 | 第32-33页 |
| 2.4 内纳米环尺寸对等离激元共振的影响 | 第33-34页 |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双层不对称盘环纳米结构(ANDRB)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 | 第36-48页 |
| 3.1 结构设计 | 第37-38页 |
| 3.2 入射光垂直盘环平面时,ANDRB的等离激元共振特性 | 第38-41页 |
| 3.3 入射光平行盘环平面时,ANDRB的等离激元共振特性 | 第41-44页 |
| 3.4 法诺共振的理论分析 | 第44-46页 |
| 3.5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二维分布金纳米棒的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研究 | 第48-56页 |
| 4.1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 4.1.1 金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 第48-50页 |
| 4.1.2 二维分布金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2页 |
| 4.2 光谱测量 | 第52-53页 |
| 4.3 金纳米棒间距变化对表面增强荧光效应的影响 | 第53-55页 |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偏振依赖的金纳米棒阵列的表面增强荧光效应 | 第56-62页 |
| 5.1 金纳米棒阵列的制备与表征 | 第56-57页 |
| 5.2 光谱测量 | 第57-58页 |
| 5.3 激发光的偏振性质对金纳米棒阵列荧光增强效应的影响 | 第58-61页 |
| 5.4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