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中的后妃形象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一、《汉书》中的后妃形象(上) | 第13-23页 | 
| (一)运筹帷幄的吕后 | 第13-15页 | 
| 1.体恤百姓 | 第13-14页 | 
| 2.恩威并济 | 第14页 | 
| 3.善于纳谏 | 第14-15页 | 
| (二)笃信黄老的窦太后 | 第15-17页 | 
| (三)德才兼备的班婕妤 | 第17-19页 | 
| 1.德比樊姬 | 第17-18页 | 
| 2.才智卓绝 | 第18-19页 | 
| (四)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 第19-20页 | 
| (五)仁弱寡见的元后 | 第20-23页 | 
| 二、《汉书》中的后妃形象(下) | 第23-30页 | 
| (一)幸亦不幸的皇后 | 第23-24页 | 
| (二)保位全家的太后 | 第24-26页 | 
| (三)骄纵善妒的宠妃 | 第26-28页 | 
| (四)有情有义的烈妃 | 第28-30页 | 
| 三、《汉书》中后妃形象的塑造 | 第30-38页 | 
| (一)互见法 | 第30-31页 | 
| (二)言行描写 | 第31-33页 | 
| (三)引用诗赋 | 第33-35页 | 
| (四)注入传奇色彩 | 第35-38页 | 
| 四、《汉书》中后妃形象的生成原因 | 第38-42页 | 
| (一)外在因素 | 第38-40页 | 
| 1.政治因素 | 第38-39页 | 
| 2.伦理因素 | 第39-40页 | 
| (二)内在因素 | 第40-42页 | 
| 五、《汉书》中后妃形象的意义 | 第42-46页 | 
| (一)史学意义 | 第42-44页 | 
| (二)文学意义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