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中红外光纤激光概述 | 第11-12页 |
1.2 中红外波段发光离子概述 | 第12-17页 |
1.2.1 过渡金属离子 | 第12-15页 |
1.2.2 稀土离子 | 第15-17页 |
1.3 Er~(3+)掺杂中红外光纤激光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概述 | 第18-22页 |
1.4.1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1.4.2 Er~(3+)掺杂NaYF_4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5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3 样品的检测与表征 | 第26-27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 | 第26页 |
2.3.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6页 |
2.3.3 透射电镜分析 | 第26-27页 |
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综合分析 | 第27页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页 |
2.3.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7页 |
2.3.7 荧光光谱测试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β-NaYF_4:Er~(3+)中红外荧光纳米晶材料研究 | 第28-42页 |
3.1 β-NaYF_4:Er~(3+)纳米晶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 β-NaYF_4:Er~(3+)中红外纳米晶性能研究 | 第29-31页 |
3.3 β-NaYF_4:Er~(3+)中红外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性能研究 | 第31-40页 |
3.3.1 β-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物相分析 | 第31-35页 |
3.3.2 β-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形貌分析 | 第35-38页 |
3.3.3 β-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发光性能讨论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α-NaYF_4:Er~(3+)中红外荧光纳米晶材料研究 | 第42-56页 |
4.1 α-NaYF_4:Er~(3+)纳米晶的制备 | 第43页 |
4.2 α-NaYF_4:Er~(3+)中红外纳米晶性能研究 | 第43-45页 |
4.3 α-NaYF_4:Er~(3+)中红外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性能研究 | 第45-51页 |
4.3.1 α-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物相分析 | 第45-48页 |
4.3.2 α-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4.3.3 α-NaYF_4:Er~(3+)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发光性能讨论 | 第49-51页 |
4.4 β-NaYF_4:Er~(3+)纳米晶与 α-NaYF_4:Er~(3+)纳米晶性能对比与讨论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α-NaYF_4:Er~(3+)纳米晶高温形貌调控 | 第56-68页 |
5.1 α-NaYF_4:Er~(3+)@SiO2纳米晶的制备 | 第57页 |
5.2 α-NaYF_4:Er~(3+)@SiO2纳米晶性能研究 | 第57-67页 |
5.2.1 SiO2最佳包裹厚度探究 | 第57-60页 |
5.2.2 α-NaYF_4:Er~(3+)@SiO2纳米晶不同温度热处理性能研究 | 第60-64页 |
5.2.3 HF洗去SiO2包裹层 | 第64-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