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地震记录稀疏分解的常规方法研究 | 第14-28页 |
2.1 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 | 第14-16页 |
2.2 地震记录稀疏分解的常规方法 | 第16-25页 |
2.2.1 信号稀疏表示原理 | 第16-18页 |
2.2.2 匹配追踪算法 | 第18-20页 |
2.2.3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 第20-21页 |
2.2.4 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 第21-22页 |
2.2.5 基追踪算法 | 第22-25页 |
2.3 实验分析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震记录快速匹配追踪 | 第28-42页 |
3.1 遗传算法的原理 | 第28-31页 |
3.2 地震记录快速匹配追踪 | 第31-32页 |
3.2.1 原子正交化处理 | 第31页 |
3.2.2 迭代终止条件的改进 | 第31-32页 |
3.2.3 基于遗传算法的正交原子匹配追踪 | 第32页 |
3.3 实验分析 | 第32-41页 |
3.3.1 无噪地震记录实验分析 | 第34-37页 |
3.3.2 含噪地震记录实验分析 | 第37-38页 |
3.3.3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记录缺失道重建 | 第42-55页 |
4.1 压缩感知理论模型 | 第42-45页 |
4.1.1 信号的稀疏变换 | 第42-43页 |
4.1.2 观测矩阵的设计 | 第43-44页 |
4.1.3 信号重构算法 | 第44-45页 |
4.2 K-SVD字典学习 | 第45-48页 |
4.2.1 奇异值分解 | 第45-46页 |
4.2.2 K-SVD理论模型 | 第46-48页 |
4.3 基于压缩感知和K-SVD的地震记录缺失道重建 | 第48-49页 |
4.4 数值验证 | 第49-54页 |
4.4.1 合成地震记录重建 | 第50-53页 |
4.4.2 实际地震资料重建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基于基追踪的地震记录时频分析 | 第55-61页 |
5.1 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 | 第55-57页 |
5.1.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55-56页 |
5.1.2 Wigner-Ville分布 | 第56页 |
5.1.3 小波变换 | 第56-57页 |
5.2 基于基追踪的时频分析 | 第57-58页 |
5.3 仿真实验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