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作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3 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简介 | 第18-32页 |
2.1 页岩气开发过程 | 第18页 |
2.2 水平钻井技术 | 第18-23页 |
2.2.1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地下水保护 | 第21-23页 |
2.3 压裂技术 | 第23-27页 |
2.3.1 压裂设计 | 第24-25页 |
2.3.2 压裂过程 | 第25页 |
2.3.3 压裂液 | 第25-27页 |
2.4 压裂水资源管理 | 第27-29页 |
2.5 发展前景与展望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水平井压裂风险辨识与分析 | 第32-45页 |
3.1 页岩气开发风险概述 | 第32-33页 |
3.2 事故的形成 | 第33-36页 |
3.2.1 事故链的构成 | 第33-34页 |
3.2.2 风险辨识的过程 | 第34-35页 |
3.2.3 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 第35-36页 |
3.3 层次分析法 | 第36-40页 |
3.3.1 建立层次模型 | 第36-37页 |
3.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第37-38页 |
3.3.3 单层次排序 | 第38-40页 |
3.3.4 层次总排序 | 第40页 |
3.4 模糊综合分析 | 第40-43页 |
3.4.1 模糊综合分析的过程 | 第41-42页 |
3.4.2 确定综合评判结果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压裂风险的事故树分析与评价 | 第45-59页 |
4.1 事故树的建立 | 第46页 |
4.2 事故树分析 | 第46-49页 |
4.2.1 对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分析 | 第46-48页 |
4.2.2 结构重要度分析 | 第48-49页 |
4.3 模糊事故树的机理 | 第49-51页 |
4.4 模糊事故树的应用 | 第51-56页 |
4.4.1 三角模糊函数与分布 | 第51-52页 |
4.4.2 计算顶事件的模糊概率 | 第52-56页 |
4.4.3 模糊重要度分析 | 第56页 |
4.5 控制措施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压裂的优选分析和参数预测 | 第59-71页 |
5.1 选井选层的模糊排序 | 第59-61页 |
5.1.1 效用函数法 | 第59-60页 |
5.1.2 线性排序法 | 第60-61页 |
5.2 实例分析 | 第61-63页 |
5.2.1 效用函数法的实例分析 | 第62-63页 |
5.2.2 线性排序法的实例分析 | 第63页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施工参数预测 | 第63-69页 |
5.3.1 神经网络算法 | 第64-66页 |
5.3.2 压裂参数的预测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