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他克莫司口服大分子复合物胶束制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18页
ABSTRACT第18-21页
符号说明第22-23页
前言第23-30页
    1. 他克莫司的研究及应用第23-25页
        1.1 FK506的理化性质第23页
        1.2 FK506的作用机理及代谢途径第23-24页
        1.3 FK506的临床应用第24-25页
    2. 双亲性共聚物胶束第25-30页
        2.1 普朗尼克F127及壳聚糖(CS)理化性质介绍第26-28页
            2.1.1 普朗尼克F127的理化性质第26-27页
            2.1.2 壳聚糖的理化性质第27页
            2.1.3 脱氧胆酸钠(DCA)的理化性质第27-28页
        2.2 共聚物胶束的制备方法第28页
        2.3 普朗尼克-CS共聚物在药物输送方面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2.4 普朗尼克F127-CS/DCA大分子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原理第29-30页
第一部分 普朗尼克F127-CS的制备及表征第30-34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30页
        1. 材料第30页
        2. 仪器第30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30-33页
        1. 普朗尼克F127-CS共聚物制备第30-31页
        2. F127-CS共聚物结构表征第31-33页
            2.1 F127-CS 1H-NMR光谱测定第31-32页
            2.2 F127-CS红外光谱测定第32-33页
    三、讨论第33-34页
第二部分 处方前研究与胶束制备第34-57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34页
        1. 材料第34页
        2. 仪器第34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34-55页
        1. 他克莫司分析方法建立第34-40页
            1.1 他克莫司检测波长选择第34-35页
            1.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35-36页
            1.3 专属性考察第36-37页
                1.3.1 溶液配制第36页
                1.3.2 专属性实验方法及结果第36-37页
            1.4 他克莫司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7-38页
            1.5 稳定性实验第38页
            1.6 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第38-40页
                1.6.1 精密度测定第38-39页
                1.6.2 回收率测定第39-40页
        2. 他克莫司溶解度测定第40-41页
        3.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第41-44页
            3.1 芘荧光探针法概述第42页
            3.2 胶束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42-43页
            3.3 CMC的测定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3-44页
        4. F127-CS/DCA FK506大分子复合物胶束的制备第44-55页
            4.1 胶束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方法第44页
            4.2 胶束制备方法选择第44页
            4.3 单因素考察第44-49页
                4.3.1 F127-CS与DCA比例考察第44-45页
                4.3.2 投药量考察第45-46页
                4.3.3 离子强度考察第46页
                4.3.4 水相体积考察第46-47页
                4.3.5 水化温度考察第47-48页
                4.3.6 水化时间考察第48页
                4.3.7 旋蒸温度考察第48-49页
                4.3.8 旋蒸时间考察第49页
            4.4 均匀设计优化胶束的制备处方第49-55页
                4.4.1 均匀设计实验设计第49-52页
                4.4.2 优化结果第52-55页
    三、结论第55-57页
第三部分 载药胶束理化性质考察及体外释放实验第57-72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57页
        1. 材料第57页
        2. 仪器第57页
    二、载药胶束的理化性质考察第57-60页
        1. 最优处方的验证第57-60页
            1.1 外观形态观察第57-58页
            1.2 电镜观察第58页
            1.3 胶束的粒径和电位第58-60页
    三、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第60-70页
        1. FK506释放介质中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0-65页
            1.1 色谱条件第60页
            1.2 人工胃肠液的配制方法第60页
            1.3 释放介质中FK506标准曲线的建立第60-62页
                1.3.1 人工胃液中FK506标准曲线的建立第60-61页
                1.3.2 人工肠液中FK506标准曲线的建立第61-62页
            1.4 人工胃液中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第62-63页
                1.4.1 FK506精密度实验第62-63页
                1.4.2 FK506回收率测定第63页
            1.5 人工肠液中精密度与回收率测定第63-65页
                1.5.1 FK506精密度实验第63-64页
                1.5.2 FK506回收率测定第64-65页
        2. 载药胶束体外释放特征考察第65-70页
    四、讨论第70-72页
第四部分 大鼠在体肠循环第72-88页
    一、材料与仪器第72页
        1. 实验动物与试剂第72页
        2. 仪器第72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72-86页
        1. 动物分组第72页
        2. Kerbs-Ringer营养液(K-R溶液)配制第72-73页
        3. 供试液配制第73页
        4. 灌流液中FK506药物浓度测定第73-77页
            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73页
            4.2 专属性考察第73-75页
                4.2.1 溶液配制第73-74页
                4.2.2 实验操作第74-75页
            4.3 灌流液中标准曲线的建立第75页
            4.4 精密度实验第75-76页
            4.5 回收率实验第76-77页
        5. 灌流实验影响因素考察第77-78页
            5.1 FK506在灌流液中的稳定性第77-78页
            5.2 大鼠肠壁物理吸附的干扰第78页
        6. 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循环实验第78-86页
            6.1 试验操作方法第78-81页
                6.1.1 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试验方法第78-80页
                6.1.2 最佳吸收部位研究试验方法第80-81页
            6.2 动力学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第81-85页
                6.2.1 实验结果第81-82页
                6.2.2 数据处理第82-85页
            6.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第85-86页
    三、讨论第86-88页
第五部分 他克莫司口服大分子胶束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实验第88-96页
    一、实验动物与试剂仪器第88页
        1. 实验动物第88页
        2. 试剂第88页
        3. 仪器第88页
    二、方法与结果第88-94页
        1. 药动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8-89页
            1.1 标准品稀释方法第88-89页
            1.2 加样第89页
            1.3 温育第89页
            1.4 配液第89页
            1.5 洗涤第89页
            1.6 加酶第89页
            1.7 温育第89页
            1.8 洗涤第89页
            1.9 显色第89页
            1.10 终止第89页
            1.11 测定第89页
        2. 给药方法与血样处理第89-91页
            2.1 给药剂量的确定第89-90页
            2.2 给药方法第90页
            2.3 血样采集及处理测定第90-91页
        3. 实验结果第91-94页
            3.1 FK506标准曲线结果第91-92页
            3.2 药物动力学实验结果第92-93页
            3.3 药动学统计矩参数分析第93-94页
    三、讨论第94-96页
全文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10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素的提取精制和亚硝酸法制备低分子肝素的研究
下一篇:DF防水材料公司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