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1 乙烯深冷分离氢气工艺 | 第11-15页 |
| 1.1.1 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 1.1.2 乙烯装置典型的分离流程 | 第12页 |
| 1.1.3 乙烯深冷分离氢气的现状 | 第12-14页 |
| 1.1.4 乙烯深冷分离氢气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2 膜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2.1 气体膜分离的发展历程 | 第15页 |
| 1.2.2 氢气膜分离技术 | 第15-16页 |
| 1.2.3 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耦合 | 第16-17页 |
| 1.3 混合冷剂制冷循环 | 第17-19页 |
| 1.3.1 乙烯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工艺的介绍 | 第17-19页 |
| 1.3.2 乙烯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工艺的研究 | 第19页 |
| 1.4 化工流程模拟 | 第19-22页 |
| 1.4.1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20-21页 |
| 1.4.2 UniSim Design模拟软件的简介 | 第21页 |
| 1.4.3 UniSim Design模拟软件的应用 | 第21-22页 |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2 流程模拟设计基础和流程的建立 | 第23-32页 |
| 2.1 流程模拟基础参数的选择 | 第23-29页 |
| 2.1.1 热力学方程的选择 | 第23-25页 |
| 2.1.2 膜分离单元的计算模型 | 第25-28页 |
| 2.1.3 过程优化的基础参数 | 第28页 |
| 2.1.4 氢气分离膜的选择和参数 | 第28-29页 |
| 2.2 膜与深冷联合/耦合回收乙烯裂解气中氢气流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2.2.1 膜与深冷联合流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2.2.2 膜与深冷耦合流程的建立 | 第3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3 膜与深冷联合/耦合回收乙烯裂解气中的氢气 | 第32-50页 |
| 3.1 膜与深冷联合回收贫氢乙烯裂解气中的氢气 | 第32-36页 |
| 3.1.1 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的乙烯裂解气基础数据 | 第32页 |
| 3.1.2 UniSim Design中膜与深冷联合流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3.1.3 膜面积对氢气浓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1.4 膜面积对制冷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 第34页 |
| 3.1.5 膜面积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2 膜与深冷耦合回收贫氢乙烯裂解气中的氢气 | 第36-40页 |
| 3.2.1 UniSim Design中膜与深冷耦合流程的建立 | 第36-37页 |
| 3.2.2 膜面积对氢气浓度的影响 | 第37页 |
| 3.2.3 膜面积对制冷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2.4 膜面积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3 贫氢乙烯裂解气氢气回收工艺方案的比较 | 第40-41页 |
| 3.4 膜与深冷联合回收富氢乙烯裂解气中的氢气 | 第41-44页 |
| 3.4.1 以乙烷为裂解原料的乙烯裂解气基础数据 | 第41-42页 |
| 3.4.2 膜面积对氢气浓度的影响 | 第42页 |
| 3.4.3 膜面积对制冷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4.4 膜面积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5 膜与深冷耦合回收富氢乙烯裂解气中的氢气 | 第44-48页 |
| 3.5.1 膜面积对氢气浓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3.5.2 膜面积对制冷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 第45-46页 |
| 3.5.3 膜面积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46-48页 |
| 3.6 富氢乙烯裂解气氢气回收工艺方案的比较 | 第48-49页 |
| 3.7 小结 | 第49-50页 |
| 4 乙烯制冷系统中混合冷剂组分配比的优化 | 第50-55页 |
| 4.1 约束条件 | 第50-51页 |
| 4.2 三元冷剂混合制冷流程 | 第51页 |
| 4.3 石脑油体系三元混合冷剂的优化 | 第51-53页 |
| 4.4 乙烷体系三元混合冷剂的优化 | 第53-54页 |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论文创新点与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附录 UniSim Design中膜分离模块的程序语言 | 第61-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