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电解金属锰概况 | 第9-12页 |
1.1.1 电解金属锰的发展 | 第10-11页 |
1.1.2 电解金属锰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3 电解金属锰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2 添加剂在电解金属锰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1 有机添加剂在电解金属锰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2.2 无机添加剂在电解锰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化学振荡概述 | 第14-18页 |
1.3.1 化学振荡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1.3.2 电化学振荡的概述 | 第15-17页 |
1.3.3 电化学振荡的判断依据 | 第17页 |
1.3.4 电化学振荡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21-27页 |
2.1 电解过程动力学分析 | 第21-22页 |
2.1.1 电解金属锰阴极过程的特征 | 第21页 |
2.1.2 电解锰阳极过程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3 电极和电解液的制备 | 第22-24页 |
2.3.1 电解金属锰实验准备工作 | 第22页 |
2.3.2 电化学实验电极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3 电解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2.4.1 电解金属锰实验 | 第24页 |
2.4.2 电解金属锰电化学实验 | 第24页 |
2.5 实验表征 | 第24-27页 |
2.5.1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25页 |
2.5.2 扫描电镜表征(SEM) | 第25页 |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第25页 |
2.5.4 拉曼光谱表征(Ram) | 第25页 |
2.5.5 紫外光谱表征 | 第25-27页 |
3 Cl~-对电解金属锰过程影响的研究 | 第27-43页 |
3.1 Cl~-对电解金属锰实验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Cl~-对电解金属锰阳极振荡行为的影响 | 第28-34页 |
3.2.1 Cl~-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2 Cl~-对阳极电势振荡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3 Cl~-对阳极电流振荡的影响 | 第30-34页 |
3.3 Cl~-对电解后的电解液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1 紫外光谱表征 | 第34页 |
3.3.2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3.4 Cl~-对电解后的阳极泥的影响 | 第35-40页 |
3.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36-37页 |
3.4.2 扫描电镜表征 | 第37-39页 |
3.4.3 XRD分析 | 第39-40页 |
3.5 原理讨论 | 第40-42页 |
3.6 实验小结 | 第42-43页 |
4 Br~-对电解金属锰过程的影响 | 第43-54页 |
4.1 Br~-对电解金属锰实验的影响 | 第43页 |
4.2 Br~-对电化学振荡影响的研究 | 第43-49页 |
4.2.1 Br~-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44页 |
4.2.2 Br~-对电势振荡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Br~-对电流振荡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4 Br~-对电化学振荡过程的振幅和频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5 Br~-对电解液pH值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相空间重构 | 第49-50页 |
4.4 Br~-对电解后的阳极泥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1 阳极泥XRD表征 | 第50-51页 |
4.4.2 SEM分析 | 第51页 |
4.4.3 XPS分析 | 第51-52页 |
4.5 原理分析 | 第52页 |
4.6 实验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61页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