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3页 |
1.1.1 地表信息采集 | 第9-11页 |
1.1.2 地质体信息采集 | 第11-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 本文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体数据的曲面重建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体数据的分类和表示 | 第19-20页 |
2.3 Marching Cubes算法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2.4 地层块体和地质约束规则 | 第21-22页 |
2.5 基于Marching Cubes算法的地层重建并行算法 | 第22-25页 |
2.6 光线投射算法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2.6.1 寻找包含交点的单位立方体 | 第25-28页 |
2.6.2 单位立方体内求交算法 | 第28-29页 |
2.7 基于光线投射算法的地层重建并行算法 | 第29-3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3章 基于横截面轮廓线的曲面重建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轮廓线曲面重建基本问题 | 第33-36页 |
3.2.1 轮廓对应问题 | 第33-34页 |
3.2.2 构网问题 | 第34页 |
3.2.3 轮廓分叉问题 | 第34-35页 |
3.2.4 曲面拟合问题 | 第35页 |
3.2.5 本文算法 | 第35-36页 |
3.3 轮廓线隐式化 | 第36-39页 |
3.3.1 径向基函数表示 | 第36-37页 |
3.3.2 距离场表示 | 第37-38页 |
3.3.3 优缺点比较 | 第38-39页 |
3.4 基于Kochanek-Bartels样条的函数混合 | 第39-41页 |
3.5 多边形化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骨架和横截面轮廓线的曲面重建 | 第44-53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算法描述 | 第45-46页 |
4.3 横截面局部坐标系的确定 | 第46-49页 |
4.3.1 活动标架 | 第46-47页 |
4.3.2 旋转最小标架 | 第47-48页 |
4.3.3 双反射法 | 第48-49页 |
4.4 世界坐标系到局部坐标系的转换 | 第49-50页 |
4.5 曲线骨架 | 第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