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燃料化学工业(总论)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异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致谢第5-8页
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7页
        1.1.1 能源危机第10页
        1.1.2 环境污染第10-11页
        1.1.3 车用替代燃料第11-17页
    1.2 丁醇燃料概述第17-20页
        1.2.1 丁醇的制取方法第17-19页
        1.2.2 丁醇燃料的特点第19-20页
    1.3 异丁醇车用燃料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6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6页
第二章 异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燃料特性研究第26-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2.1.1 试验原料第26-27页
        2.1.2 试验仪器第27页
        2.1.3 试验方法第27页
    2.2 混合燃料燃料特性试验第27-38页
        2.2.1 互溶性第27-28页
        2.2.2 密度第28-29页
        2.2.3 低位热值第29-31页
        2.2.4 蒸发性第31-32页
        2.2.5 运动粘度第32-34页
        2.2.6 理论空燃比第34-35页
        2.2.7 辛烷值第35-36页
        2.2.8 腐蚀性第36-37页
        2.2.9 含氧量第37-38页
        2.2.10 毒性和安全性第38页
    2.3 混合燃料特性分析第38-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异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与常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第44-76页
    3.1 试验台架及仪器设备第44-48页
        3.1.1 试验原料第44页
        3.1.2 主要试验仪器第44-47页
        3.1.3 试验方法第47-48页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8-70页
        3.2.1 负荷特性第48-60页
            3.2.1.1 燃油经济性分析第48-53页
            3.2.1.2 排放性分析第53-59页
            3.2.1.3 排烟温度分析第59-60页
        3.2.2 外特性第60-70页
            3.2.2.1 不同燃料的外特性功率比较第60-61页
            3.2.2.2 不同燃料的外特性转矩比较第61-62页
            3.2.2.3 不同燃料的外特性燃油经济性比较第62-65页
            3.2.2.4 不同燃料的外特性排放比较第65-69页
            3.2.2.5 不同燃料的外特性排烟温度比较第69-70页
    3.3 混合燃料评价第70-74页
        3.3.1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第70-72页
        3.3.2 混合燃料评价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异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非常规排放试验研究第76-94页
    4.1 试验仪器及方法第76-79页
        4.1.1 试验采样及处理第76-77页
        4.1.2 仪器及其操作条件第77-7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9-92页
        4.2.1 不同燃料的非常规排放第79-88页
        4.2.2 不同负荷下的各非常规排放第88-92页
    4.3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异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整车试验研究第94-104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4-98页
        5.1.1 试验原料第94页
        5.1.2 试验车辆第94页
        5.1.3 试验仪器第94-95页
        5.1.4 试验方法第95-98页
            5.1.4.1 热机怠速质量评定试验第95-96页
            5.1.4.2 怠速排放试验第96页
            5.1.4.3 道路试验第96-98页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8-102页
        5.2.1 热机怠速质量评定试验第98页
        5.2.2 怠速排放试验第98-101页
        5.2.3 道路试验第101-102页
    5.3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104-105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05页
    6.3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ABSTRACT第116-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级孔道氧化铝及其NaY沸石复合物的可控合成研究
下一篇:含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