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青藤碱 | 第12-22页 |
1.1.1 化学结构及物理性质 | 第13页 |
1.1.2 青藤碱的提取工艺 | 第13-15页 |
1.1.3 青藤碱的药理作用 | 第15-16页 |
1.1.4 青藤碱制剂及其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1.1.5 青藤碱的结构修饰 | 第17-22页 |
1.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设计及意义 | 第22-25页 |
1..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青藤碱衍生物 4EDB的合成与鉴定 | 第25-31页 |
2.1 实验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1.1 药品与试剂 | 第25页 |
2.1.2 相关的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2.1 4EDB制备 | 第26页 |
2.2.2 高效液相色谱仪纯度检测 | 第26-27页 |
2.2.3 4EDB治疗脓毒血症模型小鼠的生存率 | 第27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2.3.1 青藤碱衍生物 4EDB的合成 | 第27页 |
2.3.2 青藤碱衍生物 4EDB的鉴定-质谱图和氢谱图分析 | 第27-28页 |
2.3.3 青藤碱衍生物 4EDB的纯度检测 | 第28-29页 |
2.3.4 青藤碱衍生物 4EDB的抗炎活性 | 第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EAM模型建立以及 4EDB治疗作用的研究 | 第31-4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1.2 实验耗材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3.2.1 EAM小鼠模型建立以及 4EDB的治疗 | 第32页 |
3.2.2 EAM模型心肌组织病理标本染色 | 第32-33页 |
3.2.3 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第33-36页 |
3.2.4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第36页 |
3.2.5 统计学软件分析 | 第36-37页 |
3.3 结果 | 第37-40页 |
3.3.1 EAM模型建立 | 第37页 |
3.3.2 4EDB对EAM小鼠的治疗作用 | 第37-38页 |
3.3.3 4EDB处理EAM模型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降 | 第38-39页 |
3.3.4 4EDB处理后CD4+IL-17A+细胞的浸润减少 | 第39页 |
3.3.5 4EDB处理后心肌纤维化得以缓解 | 第39-40页 |
3.4 讨论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4EDB缓解EAM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42-48页 |
4.1 实验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4.1.1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4.1.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4.2.1 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43页 |
4.2.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 | 第43页 |
4.2.3 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趋化功能 | 第43页 |
4.2.4 统计学软件分析 | 第4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4.3.1 4EDB对心肌组织细胞毒副作用评估 | 第43-44页 |
4.3.2 4EDB对RAW264.7 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4EDB对RAW264.7 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讨论 | 第46-47页 |
4.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48-50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48-49页 |
5.3 不足之处 | 第49页 |
5.4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氢谱图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