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1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4-18页
        1.1.1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第14页
        1.1.2 汽车尾气的危害第14-15页
        1.1.3 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及发展第15-16页
        1.1.4 车用催化剂涂层材料的发展第16-17页
        1.1.5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研究课题的来源第17-18页
    1.2 自发单层分散理论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2.1 自发单层分散现象的引入第18页
        1.2.2 自发单层分散现象的理论解释及阈值效应第18-19页
        1.2.3 自发单层分散的结构模型及分散阈值的测定方法第19-21页
        1.2.4 自发单层分散体系的制备技术及应用第21-22页
    1.3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研究现状第22-37页
        1.3.1 介孔材料简介第22-27页
        1.3.2 介孔氧化铝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3.3 铝基稀土复合物的研究现状第28-36页
        1.3.4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发展现状第36-37页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7-41页
        1.4.1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思路第37-39页
        1.4.2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二章 CeO_2/γ-Al_2O_3体系的构效关系研究第41-72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实验部分第42-46页
        2.2.1 材料试剂第42页
        2.2.2 实验设备第42-43页
        2.2.3 不同CeO_2/γ-Al_2O_3质量比体系的制备第43-44页
        2.2.4 材料的表征测试方法第44-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71页
        2.3.1 CeO_2/γ-Al_2O_3体系的XRD表征第46-56页
        2.3.2 CeO_2/γ-Al_2O_3体系的HR-TEM表征第56-58页
        2.3.3 浸渍法制备的CeO_2/γ-Al_2O_3体系的织构性能分析第58-61页
        2.3.4 CeO_2/γ-Al_2O_3体系的H_2-TPR测试第61-64页
        2.3.5 CeO_2/γ-Al_2O_3体系的H_2-TG分析第64-71页
    2.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章 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构效关系研究第72-95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实验部分第73-75页
        3.2.1 材料试剂第73页
        3.2.2 实验设备第73-74页
        3.2.3 不同质量比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制备第74页
        3.2.4 不同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表征测试方法第74-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94页
        3.3.1 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XRD表征第75-89页
        3.3.2 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HR-TEM表征第89-92页
        3.3.3 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织构性能分析第92-94页
    3.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第95-117页
    4.1 引言第95-96页
    4.2 实验部分第96-100页
        4.2.1 材料试剂第96页
        4.2.2 实验设备第96页
        4.2.3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制备第96-97页
        4.2.4 介孔材料的表征测试方法第97-10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0-116页
        4.3.1 介孔AlLaZrTiOx复合物中La含量的确定第100-101页
        4.3.2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表面与孔结构的热稳定性分析第101-107页
        4.3.3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XRD分析第107-110页
        4.3.4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HR-TEM分析第110-113页
        4.3.5 介孔AlCeZrTiOx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能分析第113-115页
        4.3.6 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机理探讨第115-116页
    4.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五章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在车用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第117-151页
    5.1 引言第117-118页
    5.2 实验部分第118-121页
        5.2.1 材料及试剂第118页
        5.2.2 催化剂的制备第118-119页
        5.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第119-12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1-149页
        5.3.1 铝基稀土复合物载Pd-Rh催化剂小样的活性评价第121-136页
        5.3.2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担载Pd-Rh催化剂在CNG车上的应用第136-143页
        5.3.3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担载Pd-Rh催化剂在汽油车上的应用第143-149页
    5.4 本章小结第149-15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1-156页
    6.1 全文总结第151-154页
        6.1.1 CeO_2/γ-Al_2O_3体系的构效关系研究第151-152页
        6.1.2 La_2O_3/γ-Al_2O_3体系的构效关系研究第152页
        6.1.3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研究第152-153页
        6.1.4 介孔铝基稀土复合物在车用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第153-154页
    6.2 本工作的创新点第154页
    6.3 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83页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83-185页
    1. 学术论文第183-184页
    2. 发明专利第184页
    3. 获奖情况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含羟基有机小分子单分子磁体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下一篇:雷公藤内酯醇抑制IL-1β、IL-6、TNF-α过表达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