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 1.2.1 森林生物量研究 | 第8-9页 |
| 1.2.2 生物量空间变异研究 | 第9-10页 |
| 1.2.3 取样设计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3-14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13页 |
| 2.1.2 地形地貌 | 第13页 |
| 2.1.3 气候 | 第13页 |
| 2.1.4 土壤 | 第13页 |
| 2.1.5 植被概况 | 第13-14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 2.2.1 样地设置和调查 | 第14-15页 |
| 2.2.2 生物量估测 | 第15页 |
| 2.2.3 生物量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 第15-18页 |
| 2.2.4 模拟取样 | 第18-19页 |
| 3 乔木层生物量空间结构的变异性特征 | 第19-28页 |
| 3.1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 3.1.1 样地生物量的空间变异 | 第19-21页 |
| 3.1.2 不同窗口尺度下生物量的统计分析 | 第21-23页 |
| 3.1.3 不同窗口尺度下生物量的误差空间分布 | 第23-25页 |
| 3.2 讨论 | 第25-26页 |
| 3.2.1 生物量空间结构的变异性 | 第25页 |
| 3.2.2 最小面积的确定 | 第25-2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4 乔木层生物量的取样模拟 | 第28-35页 |
| 4.1 生物量取样模型的构建 | 第28-29页 |
| 4.1.1 不同取样强度下的模拟 | 第28页 |
| 4.1.2 不同限定样地范围内的取样模拟 | 第28-29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4.2.1 取样强度与乔木层生物量估算的关系 | 第29-31页 |
| 4.2.2 限定样地范围大小与乔木层生物量估算的关系 | 第31-32页 |
| 4.3 讨论 | 第32-33页 |
| 4.3.1 取样强度对生物量估算的影响 | 第32-33页 |
| 4.3.2 限定样地范围大小对生物量估算的影响 | 第33页 |
| 4.3.3 模拟仿真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3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