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植物区系地理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亚东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21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2.2 土壤 | 第18-19页 |
2.3 气候特点 | 第19页 |
2.4 植被 | 第19-21页 |
第3章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第21-26页 |
3.1 蕨类植物组成分析 | 第21-24页 |
3.1.1 科的多样性分析 | 第22-23页 |
3.1.2 属的多样性分析 | 第23-24页 |
3.2 蕨类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 第24-26页 |
3.2.1 科的区系分析 | 第24-25页 |
3.2.2 属的区系分析 | 第25-26页 |
第4章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第26-44页 |
4.1 种子植物组成 | 第26-27页 |
4.2 科的分析 | 第27-33页 |
4.2.1 科的多样性分析 | 第27-30页 |
4.2.2 科的区系分析 | 第30-33页 |
4.3 属的分析 | 第33-44页 |
4.3.1 属的多样性分析 | 第33-36页 |
4.3.2 属的区系分析 | 第36-44页 |
第5章 亚东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 | 第44-54页 |
5.1 邻近地区的筛选 | 第44-45页 |
5.2 与吉隆、墨脱地区的种子植物组成比较分析 | 第45-48页 |
5.2.1 科的比较分析 | 第45-47页 |
5.2.2 属的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5.3 与吉隆、墨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 第48-54页 |
5.3.1 区系相似性分析 | 第49-50页 |
5.3.2 区系R/T值和特有种的海拔格局相关性比较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附表A 亚东地区植物信息统计表 | 第62-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