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1 双电层电容器 | 第11-12页 |
1.2.2 赝电容 | 第12-13页 |
1.2.3 混合超级电容器 | 第13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13-14页 |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4-16页 |
1.4.1 碳材料 | 第14-15页 |
1.4.2 金属氧化物 | 第15页 |
1.4.3 导电聚合物 | 第15-16页 |
1.5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16页 |
1.6 超级电容器面临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26-31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2 材料表征手段 | 第27-28页 |
2.2.1 X射线衍射光谱仪(X-ray Diffraction) | 第27页 |
2.2.2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Spectroscope) | 第27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 第27页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第27-28页 |
2.2.5 N_2吸附-解吸附测试(Brunauer-Emmett-Teller) | 第28页 |
2.2.6 热重分析 (TGA) | 第28页 |
2.3 电化学表征 | 第28-30页 |
2.3.1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 第28页 |
2.3.2 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 第28-29页 |
2.3.3 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石墨烯纤维超级电容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31-42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基于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纤维的制备 | 第32页 |
3.2.3 通过调节MW时间制备不同卷曲程度的石墨烯纤维 | 第32页 |
3.2.4 电化学表征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3-40页 |
3.3.1 不同卷曲程度石墨烯结构与成分的表征 | 第33-34页 |
3.3.2 不同MW处理时间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7页 |
3.3.3 微波处理 6 min石墨烯纤维性能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花状石墨烯/钴酸锌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2-54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4.2.1 花状石墨烯/钴酸锌复合电极的制备 | 第42-43页 |
4.2.2 电化学表征 | 第43页 |
4.3 电极材料的结构及成分表征 | 第43-51页 |
4.3.1 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对应复合材料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4.3.2 氧化石墨烯浓度为 1.75 mg/mL对应复合材料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46-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阵列结构的石墨烯/钴酸锌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54-62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5.2.1 阵列结构的石墨烯/钴酸锌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54-55页 |
5.2.2 电化学表征 | 第55页 |
5.3 不同温度下电极材料的结构成分及性能表征 | 第55-57页 |
5.4 生长温度为 120℃电极材料的结构成分及性能表征 | 第57-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5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一、发表论文 | 第65页 |
二、参与课题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