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篆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页 |
(三)研究条件及基础 | 第8-10页 |
一、清代篆书概述 | 第10-15页 |
(一)金石考据学的兴起 | 第10-12页 |
(二)篆书的继承与流变 | 第12-15页 |
1.传统的延续 | 第12页 |
2.托古改制 | 第12-14页 |
3.变中之变 | 第14-15页 |
二、赵之谦篆书作品风格分析 | 第15-27页 |
(一)作品分期及风格类型 | 第15-23页 |
1.帖书为底 | 第16-18页 |
2.篆隶进阶 | 第18-22页 |
3.人书俱老 | 第22-23页 |
(二) 风格成因及其特点 | 第23-27页 |
1.早期 | 第23-24页 |
2.中期 | 第24-26页 |
3.晚期 | 第26-27页 |
三、赵之谦篆书书学思想 | 第27-31页 |
(一)篆书书学思想 | 第27-29页 |
1.篆隶入手 取法乎上 | 第27页 |
2.字重内外功 | 第27-28页 |
3.以书入画 | 第28-29页 |
(二)金石观的论学取友 | 第29-31页 |
四、赵之谦篆书对后世的影响及学习启迪 | 第31-36页 |
(一)赵之谦篆书对后世的影响 | 第31页 |
(二)赵之谦篆书学习启迪 | 第31-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