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9-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9-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1.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1.创新点 | 第13页 |
2.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5-2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利益相关者 | 第15-16页 |
2.农业转移人口 | 第16页 |
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第16-17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1.西方人口流动理论 | 第17-19页 |
2.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3.国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典型模式 | 第20-22页 |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与问题 | 第22-34页 |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2-25页 |
1.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第22-24页 |
2.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 | 第25-30页 |
1.中央政府利益诉求充分凸显 | 第25-27页 |
2.“农村转出”利益者利益不断扩大 | 第27页 |
3.“城市融入”利益者利益继续增进 | 第27-29页 |
4.农业转移人口利益诉求得到重视 | 第29-30页 |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 第30-34页 |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方面的利益冲突 | 第31页 |
2.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方面的利益冲突 | 第31-32页 |
3.农业转移人口与企业方面的利益冲突 | 第32-33页 |
4.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方面的利益冲突 | 第33-34页 |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4-43页 |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函数分析 | 第34-41页 |
1.函数建立的两个基本前提 | 第34-35页 |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函数构建 | 第35-39页 |
3.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性 | 第39-41页 |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41-43页 |
1.制度创新不足 | 第41页 |
2.缺乏成本分担机制 | 第41-42页 |
3.城乡居民关系矛盾升级 | 第42页 |
4.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不高 | 第42-43页 |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 | 第43-46页 |
1.继续完善户籍制度及配套措施改革 | 第43-44页 |
2.加强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改革 | 第44-45页 |
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第45-46页 |
(二)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 | 第46-48页 |
1.重新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 第47页 |
2.采取差异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47页 |
3.明确各利益相关者责任以承担成本 | 第47-48页 |
(三)促进城乡居民关系包容性发展 | 第48-49页 |
1.以包容的社会心态为前提 | 第48页 |
2.以长效体制机制作保障 | 第48-49页 |
(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素质 | 第49-51页 |
1.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 第49页 |
2.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价值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