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不同形貌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4-18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和特点第14-16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储能机理第16-17页
        1.2.3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第17-18页
    1.3 四氧化三钴简介第18-19页
        1.3.1 四氧化三钴的晶体结构及特征第18页
        1.3.2 四氧化三钴的应用领域第18-19页
    1.4 四氧化三钴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 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及形貌控制第21-24页
        1.5.1 溶胶-凝胶法第21页
        1.5.2 水热法第21-22页
        1.5.3 溶剂热法第22-23页
        1.5.4 电化学沉积法第23页
        1.5.5 化学沉淀法第23-24页
        1.5.6 模板法第24页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1.6.1 选题依据第24-25页
        1.6.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样品制备及表征手段第26-31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6-27页
    2.2 材料结构表征第27-28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7-28页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8页
        2.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页
        2.2.4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BET)第28页
        2.2.5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28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31页
        2.3.1 电极的制备第28-29页
        2.3.2 恒流充放电测试(GCD)第29页
        2.3.3 循环伏安法测试(CV)第29-30页
        2.3.4 交流阻抗测试(EIS)第30页
        2.3.5 循环性能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球状Co_3O_4/碳纳米洋葱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第31-40页
    3.1 实验部分第31-32页
        3.1.1 样品制备过程第31-32页
        3.1.2 样品组成与形貌表征第32页
        3.1.3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3.2.1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2-33页
        3.2.2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33页
        3.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3-34页
        3.2.4 拉曼分析(Rama n)第34-35页
        3.2.5 氮气等温吸脱附测试分析BET第35页
        3.2.6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CV)第35-37页
        3.2.7 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GCD)第37-38页
        3.2.8 循环稳定性分析第38页
        3.2.9 交流阻抗分析(EIS)第38-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花状Co_3O_4 纳米棒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第40-47页
    4.1 实验部分第40-41页
        4.1.1 样品的制备第40-41页
        4.1.2 样品组成与结构表征第41页
        4.1.3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4.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1-42页
        4.2.2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2页
        4.2.3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42-43页
        4.2.4 氮气等温吸脱附测试(BET)第43页
        4.2.5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CV)第43-44页
        4.2.6 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GCD)第44-45页
        4.2.7 交流阻抗分析(EIS)第45页
        4.2.8 循环性能分析第45-46页
    4.3 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六边形Co_3O_4 纳米片和针状Co_3O_4 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第47-61页
    5.1 实验部分第47-48页
        5.1.1 样品的制备第47页
        5.1.2 样品成分与形貌表征第47-48页
        5.1.3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8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8-60页
        5.2.1 前驱体的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8-50页
        5.2.2 前驱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0-51页
        5.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1-52页
        5.2.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52页
        5.2.5 NH4F对前驱体的作用机理分析第52-57页
        5.2.6 不同形貌Co_3O_4 的循环伏安曲线和恒流充放电曲线分析第57-59页
        5.2.7 不同形貌Co_3O_4 的循环性能分析第59页
        5.2.8 不同形貌Co_3O_4 电极的交流阻抗分析(EIS)第59-60页
    5.3 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ndroid手机App功能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变截面涡旋盘铣削有限元仿真参数优化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