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供热论文

基于湿冷机组乏汽余热利用的多热源梯级供热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1-15页
        1.2.1 电厂乏汽余热利用技术现状第11-14页
        1.2.2 电厂乏汽余热利用系统构建典型问题分析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8页
第2章 乏汽余热利用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第18-25页
    2.1 大型机组末级安全评估第18-21页
        2.1.1 机组末级安全性约束条件第18页
        2.1.2 抽汽、乏汽参数的安全性关联与选择依据第18-21页
    2.2 新型热电联产系统综合能效评价指标及方法第21-23页
        2.2.1 热源供热等效电指标第22-23页
        2.2.2 影响系统等效电的主要因素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电厂多热源梯级供热系统的集成第25-37页
    3.1 电厂多热源梯级供热流程的提出第25-27页
    3.2 新型供热系统特点第27-28页
        3.2.1 旁通水的设置第27页
        3.2.2 温度对口的多热源梯级供热流程构建第27-28页
    3.3 新系统与机组冷端连接与切换第28-30页
    3.4 新系统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0-35页
        3.4.1 梯级供热系统计算模型第31-32页
        3.4.2 机组变工况特性分析模型第32页
        3.4.3 吸收式热泵变工况特性分析模型第32-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新系统性能优化研究第37-45页
    4.1 新系统性能优化思路第37-38页
    4.2 新系统能效分析第38-39页
    4.3 系统经济性分析第39-43页
        4.3.1 单位供热量投资成本第39-41页
        4.3.2 单位供热量能源成本第41-42页
        4.3.3 单位供热量总成本第42-43页
    4.4 热网低温回水对系统集成影响第43-44页
    4.5 与常规余热回收系统对比分析第44页
    4.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工程案例分析第45-51页
    5.1 工程概况第45-46页
        5.1.1 电厂概况第45页
        5.1.2 热网概况第45-46页
    5.2 系统设计方案第46-47页
    5.3 节能性分析第47-49页
    5.4 经济性分析第49-50页
        5.4.1 投资成本第49页
        5.4.2 能源成本第49-50页
        5.4.3 经济效益分析第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孔泡沫铝夹芯梁动态冲击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秦皇岛港103#泊位损坏结构安全性评估及加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