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干部心理援助与咨询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心理咨询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网络心理咨询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主要工作及贡献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8-28页 |
·北川县整体概况 | 第18-20页 |
·震前北川县情况 | 第18-19页 |
·震后北川县情况 | 第19页 |
·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 第19-20页 |
·震后北川县干部队伍概况 | 第20-23页 |
·震后初期北川基层干部情况 | 第20-21页 |
·北川干部队伍心理现状 | 第21-22页 |
·心理问题存在的根源及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灾后心理援助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心理分析理论 | 第23-25页 |
·行为治疗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认知行为理论 | 第26页 |
·网络心理咨询形式 | 第26-28页 |
·电子邮件的咨询形式 | 第27页 |
·“网上聊天”的咨询形式 | 第27页 |
·“网上会议”的咨询形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论证与需求分析 | 第28-36页 |
·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28-29页 |
·应用程序结构的选择 | 第28页 |
·系统开发环境的确定 | 第28-29页 |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技术可行性 | 第29页 |
·经济可行性 | 第29-30页 |
·管理可行性 | 第30页 |
·B/S 程序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 第31-36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系统用户角色及用例分析 | 第32-35页 |
·系统数据流图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干部心理援助与咨询信息系统概要设计 | 第36-53页 |
·系统处理流程 | 第36-41页 |
·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7-40页 |
·系统数据流设计 | 第40-41页 |
·系统处理流程 | 第41-50页 |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1-43页 |
·逻辑模型设计 | 第43页 |
·物理模型设计 | 第43-49页 |
·物理模型设计 | 第49-50页 |
·接口设计 | 第50-51页 |
·安全访问设计 | 第51-52页 |
·出错处理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干部心理援助与咨询信息系统方案的实现 | 第53-65页 |
·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 第53-54页 |
·数据存储和访问分析 | 第54-55页 |
·系统操作流程图 | 第55-57页 |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7-61页 |
·公共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系统导航模块设计 | 第58页 |
·用户操作模块设计 | 第58-60页 |
·专家操作模块设计 | 第60页 |
·博客模块设计 | 第60页 |
·后台管理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系统测试说明 | 第61-65页 |
·测试环境 | 第61页 |
·测试方法 | 第61-64页 |
·测试结果 | 第64-65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