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探析
| 绪 论 | 第6页 |
| 一、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概念和理论渊源 | 第6-9页 |
| (一) 国外商业银行的相关概念 | 第7页 |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概念 | 第7-8页 |
| (三) 客户经理制的理论渊源 | 第8-9页 |
| 二、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第9-13页 |
| (一)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概念的内涵 | 第9-10页 |
| (二)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概念的外延 | 第10-13页 |
| 三、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包含的核心理念 | 第13-15页 |
| (一) 客户导向理念 | 第13页 |
| (二) 营销一体化理念 | 第13-14页 |
| (三) 核心客户综合开发理念 | 第14页 |
| (四) 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理念 | 第14页 |
| (五) 金融服务创新理念 | 第14页 |
| (六) 深化金融服务技术内涵理念 | 第14-15页 |
| 四、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20页 |
| (一)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产生条件 | 第15-16页 |
| (二) 商业银行银行客户经理的发展 | 第16-19页 |
| (三)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与市场营销 | 第19-20页 |
| 五、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客户经理制的必要性和优势 | 第20-25页 |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 第20-21页 |
| (二) 商业银行实行客户经理制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 (三) 实行客户经理制的优势 | 第24-25页 |
| 六、 现阶段实施客户经理制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 第25-27页 |
| (一) 体制改革要求与经营机制不灵活的矛盾 | 第25页 |
| (二) 时间紧迫与认识不足的矛盾 | 第25-26页 |
| (三) 综合素质要求高与队伍建设滞后的矛盾 | 第26页 |
| (四) 集中管理与考核分散的矛盾 | 第26-27页 |
| (五) 集约营销与部门服务分割的矛盾 | 第27页 |
| (六) 传统服务与智能化创新服务的矛盾 | 第27页 |
| 七、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实施原则 | 第27-29页 |
| (一) 总体原则 | 第28页 |
| (二) 操作原则 | 第28-29页 |
| (三) 岗位原则 | 第29页 |
| (四) 客户原则 | 第29页 |
| 八、 客户经理制实现形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29-31页 |
| (一) 现有业务分工框架下松散型的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 (二) 客户经理小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 (三) 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 | 第31页 |
| 九、 客户经理的职责与业绩考核 | 第31-33页 |
| 十、 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经理制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33-39页 |
| (一)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现状 | 第33页 |
| (二) 客户经理制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 第33-36页 |
| (三) 建立客户经理制人力资源的运行制度 | 第36-39页 |
| 十一、 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对策 | 第39-44页 |
| (一) 树立全新的市场营销观念 | 第39-40页 |
| (二) 完善客户经理制的组织架构 | 第40页 |
| (三) 建立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机制 | 第40页 |
| (四) 严格选拔客户经理 | 第40页 |
| (五) 建立客户经理的指挥考核体系 | 第40页 |
| (六) 制定培训制度 | 第40-44页 |
| 注 释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6-48页 |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48页 |
| 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