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概述 | 第13-15页 |
1.1.1 私家园林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4页 |
1.1.3 徽州私家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5页 |
1.2 徽州私家庭院中植物配置与徽州文化 | 第15-21页 |
1.2.1 徽州各种文化概述 | 第15-19页 |
1.2.2 风水理论与庭院植物配置 | 第19页 |
1.2.3 儒、释、道与庭院植物配置 | 第19-21页 |
1.3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 | 第21-27页 |
1.3.1 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 | 第21-22页 |
1.3.2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 | 第22-24页 |
1.3.3 徽州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 | 第24页 |
1.3.4 徽州私家园林庭院中植物配置的研究(古典园林植物配置) | 第24-27页 |
2 引言 | 第27-31页 |
2.1 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2.2 研究的内容 | 第28-31页 |
2.2.1 徽州私家园林植物配植的树种组成 | 第28页 |
2.2.2 徽州私家园林的植物配植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8页 |
2.2.3 徽州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形式及其原因 | 第28-29页 |
2.2.4 徽州私家园林的植物配置与当地风水伦理及地域文化的关系 | 第29-30页 |
2.2.5 徽州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景观评价 | 第30-31页 |
3.研究的方法 | 第31-32页 |
3.1 文献研究法 | 第31页 |
3.2 调查研究取样法 | 第31页 |
3.3 比较分析法 | 第31页 |
3.4 理论研究分析法 | 第31-32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2-60页 |
4.1 徽州私家庭院中植物配置植物组成结构 | 第32-42页 |
4.1.1 乔木、灌木、盆景、藤本组成 | 第35-39页 |
4.1.2 常绿与落叶树种组成 | 第39-42页 |
4.2 徽州私家庭院中植物配置模式的平面构成 | 第42-47页 |
4.2.1 徽州私家庭院中植物配置模式的空间构成 | 第46页 |
4.2.2 庭院植物配置的水平结构分布分析 | 第46-47页 |
4.2.3 不同模式下植物分布特点与位置关系分析 | 第47页 |
4.3 徽州私家庭院中植物配置模式的空间构成 | 第47-55页 |
4.3.1 庭院植物配置垂直空间分析 | 第48页 |
4.3.2 庭院植物配置与建筑关系分析 | 第48-52页 |
4.3.3 庭院植物配置与山石搭配分析 | 第52-53页 |
4.3.4 庭院植物配置与水系关系分析 | 第53-55页 |
4.4 徽派古典私家庭院中植物搭配的景观评价 | 第55-60页 |
4.4.1 各个庭院中植物搭配景观评价 | 第55-59页 |
4.4.2 各庭院中植物色相及季相变化分析 | 第59页 |
4.4.3 绿化效果及应用前景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5.1 结论 | 第60-62页 |
5.1.1 历史文化的融入 | 第60-61页 |
5.1.2 庭院的空间设计 | 第61页 |
5.1.3 庭院的植物 | 第61-62页 |
5.2 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