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概念界定不同 | 第9-10页 |
1.2.2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构建思路不同 | 第10-11页 |
1.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研究方法不同 | 第11-12页 |
1.2.4 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角度及结论不同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 第16-18页 |
2 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研究 | 第18-22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基本公共服务 | 第18页 |
2.1.2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 第18-19页 |
2.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9页 |
2.2 基本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2.1 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福利 | 第19-20页 |
2.2.2 基本公共服务的特征 | 第20-21页 |
2.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政府干预 | 第21-22页 |
3 评价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选择 | 第22-32页 |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3.2 全国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27页 |
3.3 各省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28页 |
3.4 研究方法分析与选择 | 第28-32页 |
3.4.1 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及均等化水平评价方法 | 第28-30页 |
3.4.2 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4.3 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水平评价 | 第32-53页 |
4.1 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 | 第32-38页 |
4.1.1 综合指数法 | 第32-33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4.1.3 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水平评价 | 第33-38页 |
4.2 各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水平评价 | 第38-53页 |
4.2.1 动态评价法 | 第38-39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2.3 各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水平评价 | 第40-53页 |
5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4页 |
5.1 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相互影响情况分析 | 第53-55页 |
5.1.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5.1.2 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相互影响情况评价 | 第54-55页 |
5.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5.3 实证模型检验及构建 | 第56-58页 |
5.3.1 实证模型检验 | 第56-58页 |
5.3.2 实证模型构建 | 第58页 |
5.4 实证模型分析 | 第58-61页 |
5.5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4-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6页 |
6.2 对策研究 | 第66-68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