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论文

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民众互信度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7页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26页
    (一)国际政治视角下的“信任”概念第17-21页
        1.“信任”的含义第18-20页
        2.“信任”的性质和作用第20-21页
    (二)“国家间战略互信”的界定第21-22页
        1. 国家间战略互信的特点第21-22页
        2. 国家间战略互信度等级划分第22页
    (三)“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民众互信度”的界定第22-26页
        1. 时间节点第23页
        2. 国别选择第23页
        3. 比较研究的对象第23-24页
        4. 比较研究的方案设计第24-26页
二、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民众互信度的比较分析第26-52页
    (一)中美民众相互印象感知比较第26-35页
        1. 对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关系的评价第26-28页
        2. 两国民众彼此信任程度第28-31页
        3. 对两国文化的感知第31-32页
        4. 中美民众性格互评第32-35页
    (二)中美民众对两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感知比较第35-41页
        1. 对两国政府外交政策的评价第35-36页
        2. 对两国经济关系的评价第36-37页
        3. 对两国军事政策的满意度第37-40页
        4. 对提升中美合作施政领域的预测第40-41页
    (三)中美民众对威胁两国关系因素的感知比较第41-47页
        1. 中美民众彼此最担心的问题第42-43页
        2. 中美最易出现冲突的领域预测第43-44页
        3. 中美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第44-45页
        4. 对台湾问题的不同看法第45-47页
    (四)中美民众对两国力量对比和国际角色的感知比较第47-51页
        1. 两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角色定位第47-49页
        2. 对当前两国力量对比情况的了解第49-51页
    (五)比较分析的结论第51-52页
三、影响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民众互信度的因素第52-61页
    (一)国际层面:国际格局和中美关系的变化第52-54页
    (二)社会层面:各类媒体对民众的影响作用第54-57页
    (三)文化层面:中美民众共同存在的文化优越感第57-59页
    (四)个体层面:民众的个体差异性第59-61页
四、提升当前中美民众互信度的具体思路第61-68页
    (一)强化中美战略伙伴关系,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第61-62页
    (二)加强中美媒体间的交流,发挥媒体的正能量第62-64页
    (三)拓展中美文化交流空间,建立中美文化互信第64-66页
    (四)尊重中美民众个性差异,丰富民间交往形态第66-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74页
后记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欧洲极右翼政党的转型问题探究
下一篇:北欧女性参政特色及形成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