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当代书刻艺术的魅力之源 | 第11-19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的内涵 | 第12-13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的起源 | 第13-14页 |
(一)中国当代书刻艺术的萌芽与起源时期 | 第13页 |
(二)中国当代书刻艺术的成熟时期 | 第13页 |
(三)中国当代书刻艺术的鼎盛时期 | 第13-14页 |
(四)中国当代书刻艺术的升华时期 | 第14页 |
(五)中国当代书刻艺术的新崛起 | 第14页 |
三、当代书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四、书法对当代书刻艺术的影响 | 第15-19页 |
(一)书法艺术中章法对当代书刻艺术的影响 | 第16页 |
(二)书法艺术中造型对当代书刻艺术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书法艺术中汉字的线条对当代书刻艺术的影响 | 第17-18页 |
(四)当代书刻艺术受书法艺术影响之现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当代书刻艺术之独特艺术魅力 | 第19-26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的传统性 | 第19-20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的现代性 | 第20-21页 |
三、当代书刻艺术的造型思维 | 第21-24页 |
(一)以阳刻为主的当代书刻艺术作品 | 第21-22页 |
(二)“古”与“新”相结合的当代书刻艺术作品 | 第22页 |
(三)绘画与书法作品相结合的作品 | 第22-23页 |
(四)使用木板与各种异材相结合进行创作的作品 | 第23-24页 |
四、当代书刻艺术的残缺之美 | 第24-25页 |
注释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当代书刻艺术设计构成元素之思考 | 第26-33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在设计与构成题材中寻求拓宽 | 第26-29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中形式的设计 | 第27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中字体线条的设计与构成 | 第27-28页 |
(三)当代书刻艺术中字体的空间构造 | 第28页 |
(四)当代书刻艺术中色彩的设计与构成 | 第28-29页 |
二、设计与构成并施 | 第29-33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作品在设计时内容与形式要统一 | 第31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创作中雕刻技法的问题 | 第31页 |
(三)当代书刻艺术创作中关于色彩问题的设计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当代书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33-36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是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升华与再创造 | 第33-34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中传承与创新之关系 | 第34页 |
三、借古开今、古今并重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当代书刻艺术的未来发展空间 | 第36-44页 |
一、继承传统、突破创新 | 第36-37页 |
二、当代书刻艺术未来发展方向 | 第37-43页 |
(一)当代书刻艺术巨大成就之因素 | 第37页 |
(二)中国、韩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在当代书刻艺术发展状态方面之对比 | 第37-38页 |
(三)当代书刻艺术在国外的发展趋向 | 第38-39页 |
(四)当代书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第39-41页 |
(五)“龙江书刻”发展态势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