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鲸的国际保护相关概念 | 第9-14页 |
第一节 保护客体 | 第9-11页 |
一、鲸的生物学界定 | 第9页 |
二、鲸的法律界定 | 第9-11页 |
第二节 保护意义 | 第11-14页 |
一、鲸本身的重要价值 | 第11-12页 |
二、鲸的生存现状的恶化 | 第12-13页 |
三、鲸的保护实质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保护依据 | 第14页 |
第二章 鲸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之内容 | 第14-31页 |
第一节 捕捞管制制度 | 第15-20页 |
一、捕鲸管制制度的演化发展 | 第15-16页 |
二、捕鲸管制制度的机构设置 | 第16-17页 |
三、捕鲸管制的限制与禁止制度 | 第17-19页 |
四、其他管制措施与非管制措施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贸易管制制度 | 第20-22页 |
一、贸易管制的法律依据 | 第20页 |
二、分类保护制度 | 第20-21页 |
三、具体管制制度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养护措施 | 第22-27页 |
一、全球海域的养护措施 | 第22-24页 |
二、南大洋水域的养护措施 | 第24-26页 |
三、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养护措施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生境保护和物种保护 | 第27-30页 |
一、生境保护 | 第27-29页 |
二、物种保护 | 第29-30页 |
第五节 鲸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鲸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之分析 | 第31-41页 |
第一节 鲸的国际保护现状 | 第31-35页 |
一、国际捕鲸业的现状 | 第31-32页 |
二、捕鲸与反捕鲸的对抗 | 第32-34页 |
三、南大洋水域鲸的生存现状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现行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35-39页 |
一、《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存在的法律漏洞 | 第35-38页 |
二、生态保护和物种保护方面的不足 | 第38页 |
三、南大洋水域保护制度的缺失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现行制度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9-41页 |
一、公约制定的背景局限 | 第39页 |
二、公约适用范围和效力的有限性 | 第39-40页 |
三、利益不同造成的国家立场各异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鲸的国际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法律漏洞的弥补 | 第41-43页 |
一、严格科研捕鲸审批制度 | 第41-42页 |
二、积极引入诉讼途径 | 第42-43页 |
三、敦促公约的履行 | 第43页 |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物种保护的力度 | 第43-45页 |
一、鲸保护区制度的完善 | 第43-44页 |
二、建立相关公约联合制度 | 第44-45页 |
第三节 聚焦南大洋水域鲸的保护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