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毛泽东中医药思想溯源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中医药”的概念解析 | 第15-16页 |
2.1.2 毛泽东中医药思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 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7-19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卫生理论对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指导作用 | 第17页 |
2.2.2 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医药文化 | 第17-19页 |
3.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发展和基本特点 | 第19-28页 |
3.1 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发展 | 第19-25页 |
3.1.1 萌芽时期(1902 年-1937 年) | 第19-21页 |
3.1.2 发展时期(1937 年-1949 年) | 第21-23页 |
3.1.3 成熟时期(建国以后-1966 年) | 第23-25页 |
3.2 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25-28页 |
3.2.1 民族性 | 第25-26页 |
3.2.2 实践性 | 第26页 |
3.2.3 时代性 | 第26-27页 |
3.2.4 人民性 | 第27-28页 |
4.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1页 |
4.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核心 | 第28-31页 |
4.1.1“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 | 第28-29页 |
4.1.2 科学发展中医药 | 第29-31页 |
4.2 预防为主是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内在要求 | 第31-34页 |
4.2.1“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第32-33页 |
4.2.2“中医问题,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 | 第33-34页 |
4.3 辩证法是处理中医药工作的思维方式 | 第34-37页 |
4.3.1“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 第34-36页 |
4.3.2“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 第36-37页 |
4.4 群众路线是中医药工作的基本方法 | 第37-41页 |
4.4.1 普及中医药知识离不开群众的支持 | 第38-39页 |
4.4.2“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 | 第39-41页 |
5.毛泽东中医药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1-47页 |
5.1 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中医药发展理念 | 第41-42页 |
5.1.1 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多元化健康产业 | 第41-42页 |
5.1.2 构建覆盖式医疗卫生服务 | 第42页 |
5.2 树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中医药发展思路 | 第42-45页 |
5.2.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建立文化自信 | 第43-44页 |
5.2.2 吸收国外优秀医药科学文化知识,实现中国梦 | 第44-45页 |
5.3 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保证 | 第45-47页 |
5.3.1 以政府为主导,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 第45-46页 |
5.3.2 立法护航中医药发展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