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到“空间”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空间——在探索中的思考 | 第9-17页 |
一、西方强势文化下的中国“空间”理论批评 | 第9-12页 |
(一) 用西方人之“眼”看中国画之“空间” | 第9-11页 |
1. 误区之一:“三远法”是焦点透视法 | 第9-10页 |
2. 误区之二:“以大观小”是散点透视法 | 第10-11页 |
(二) 学院教育对空间观念的误导 | 第11-12页 |
二、历史的反思:中国美术教育中的绘画空间观念 | 第12-17页 |
(一) 统一模式之统一空间观 | 第12-14页 |
(二) 个性的丧失 | 第14-15页 |
(三) 迷失的传统与无知的反传统 | 第15-17页 |
第二章、关于“空间” | 第17-27页 |
一、中西绘画的空间观念 | 第17-24页 |
(一) 中西绘画空间观念的比较 | 第17-20页 |
1. 空间的“视觉真实”与“心理真实” | 第17-19页 |
2. “数”的和谐与“天人合一” | 第19-20页 |
(二) 中西绘画空间观念发展形态比较 | 第20-23页 |
(三) 时间与空间 | 第23-24页 |
二、民间美术的特色“空间” | 第24-25页 |
三、书法与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空间 | 第25-27页 |
(一) 空间美 | 第25-26页 |
(二) 抽象美 | 第26页 |
(三) 节奏美 | 第26-27页 |
第三章、开拓中国的美术教育空间 | 第27-36页 |
一、美术教育模式修整势在必行 | 第27-28页 |
(一) 现行学院教育机制的弊端 | 第27-28页 |
(二) 对民族美术教育的忽视 | 第28页 |
二、建构当代中国大美术框架下的美术教育体系 | 第28-36页 |
(一) 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 第28-30页 |
a) 中外美术的分体系教学 | 第28-30页 |
b) 师范艺术类与纯艺术类 | 第30页 |
(二) 综合美术教育 | 第30-32页 |
(三) 构建灵活的教学机制 | 第32页 |
(四) 拓宽美术课程内容空间 | 第32-36页 |
1. 重视西画的材料媒介课程的学习 | 第32-33页 |
2. 在中国美术体系学习中,强化对书法的学习 | 第33页 |
3. 加强对民间美术的学习 | 第33-36页 |
结 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后 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