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北段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建模及潜力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产概况 | 第16-31页 |
| 2.1 大地构造环境 | 第16-18页 |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6页 |
| 2.3 成矿特点及控矿因素 | 第26-31页 |
| 第3章 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 第31-97页 |
| 3.1 成矿区带划分 | 第31-88页 |
| 3.2 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成矿规律 | 第88-97页 |
| 第4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97-103页 |
| 4.1 物性特征 | 第97页 |
| 4.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第97-99页 |
| 4.3 区域磁场特征 | 第99-103页 |
| 第5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03-142页 |
| 5.1 元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 | 第103-117页 |
| 5.2 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分布特征与成矿环境分析 | 第117-133页 |
| 5.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133-142页 |
| 第6章 典型矿床研究及找矿靶区圈定 | 第142-159页 |
| 6.1 铜典型矿床 | 第142-155页 |
| 6.2 找矿靶区的圈定方法 | 第155页 |
| 6.3 找矿靶区的划分依据 | 第155-159页 |
| 第7章 找矿模型 | 第159-168页 |
| 7.1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 | 第159-164页 |
| 7.2 资源量预测 | 第164-168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168-169页 |
| 致谢 | 第169-1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0-176页 |
| 个人简历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