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微创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3-24页 |
| 2.1 肺癌的组织发生学分类 | 第14-15页 |
| 2.1.1 来自肺部支气管黏液细胞及基底细胞的癌 | 第14页 |
| 2.1.2 来自肺部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的癌 | 第14页 |
| 2.1.3 来自神经分泌细胞的癌 | 第14-15页 |
| 2.2 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类 | 第15-17页 |
| 2.2.1 鳞癌 | 第15页 |
| 2.2.2 腺癌 | 第15-16页 |
| 2.2.3 大细胞癌 | 第16页 |
| 2.2.4 腺鳞癌 | 第16页 |
| 2.2.5 类癌 | 第16-17页 |
| 2.2.6 支气管腺体癌 | 第17页 |
| 2.3 肺癌的致病因素 | 第17-19页 |
| 2.3.1 吸烟 | 第17-18页 |
| 2.3.2 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 2.3.3 职业因素 | 第19页 |
| 2.4 肺癌淋巴结定义和分区 | 第19-20页 |
| 2.5 肺癌淋巴结转移方式和特点 | 第20页 |
| 2.6 肺癌隐匿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 第20-21页 |
| 2.7 肺癌淋巴结的清扫方式 | 第21-22页 |
| 2.8 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的抉择 | 第22-23页 |
| 2.9 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未来展望 | 第23-24页 |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3.1 一般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3.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4页 |
| 3.1.2 病人分组 | 第24-25页 |
| 3.2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26-31页 |
| 4.1 患者一般情况及肿瘤特征 | 第26-27页 |
| 4.2 CSLND 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单变量分析 | 第27-28页 |
| 4.3 术后长期生存结果 | 第28-31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31-3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