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学区划分背景下的小学布点规划评价与优化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缘起第12-13页
        1.1.1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不断普及第12页
        1.1.2 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化日渐严重第12-13页
        1.1.3 布点规划编制应用性有待加强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资源配置第13页
        1.2.2 改进理论方法,加强可操作性第13-14页
        1.2.3 结合实证研究,提供决策参考第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6-17页
        1.5.2 学区的概念第17-18页
2 理论研究综述第18-29页
    2.1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第18-21页
        2.1.1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的产生第18-19页
        2.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第19-21页
    2.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评价方法第21-29页
        2.2.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21-23页
        2.2.2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评价方法第23-25页
        2.2.3 GIS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应用第25-26页
        2.2.4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GIS模型第26-29页
3 评价模型第29-35页
    3.1 评价体系及指标建构第29-33页
        3.1.1 评价因子选取第29-30页
        3.1.2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0-31页
        3.1.3 评价指标量化方法第31-32页
        3.1.4 可达性评价模型第32-33页
    3.2 评价空间层次第33-35页
        3.2.1 控规单元第33-34页
        3.2.2 学区范围第34-35页
4 实证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小学布局规划评价第35-74页
    4.1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2-2020)》第35-40页
        4.1.1 规划背景第35页
        4.1.2 规划范围及重点第35-36页
        4.1.3 现状概况第36-39页
        4.1.4 规划总体布局第39-40页
    4.2 评价区域概况第40-47页
        4.2.1 评价区域和对象选取第40-43页
        4.2.2 人口数据测算第43-47页
        4.2.3 小学规模测算第47页
    4.3 基于控规单元的服务水平评价第47-59页
        4.3.1 数据准备第48-52页
        4.3.2 供需水平评价第52-55页
        4.3.3 空间可达性分析第55-59页
    4.4 基于学区范围的服务水平评价第59-66页
        4.4.1 供需水平的评价第59-62页
        4.4.2 空间可达性分析第62-66页
    4.5 对比分析与结论第66-74页
        4.5.1 供需对比第66-67页
        4.5.2 可达性水平对比第67-71页
        4.5.3 评价分析总结第71-74页
5 优化方案研究第74-84页
    5.1 优化思路第74-78页
        5.1.1 指标定量第74页
        5.1.2 空间区位优化第74-78页
    5.2 学区划分优化策略第78-82页
    5.3 制度优化第82-8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4-88页
    6.1 研究结论第84-85页
    6.2 研究不足第85-86页
    6.3 研究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作者简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城西居住街区肌理更新研究
下一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杭州城市人为热定量估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