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初探--以苏南农村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上篇 | 第9-30页 |
下偏 | 第30-7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31-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31-33页 |
1.1.1 农村住宅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31-32页 |
1.1.2 农村住宅建设的政策背景 | 第32页 |
1.1.3 农村住宅建设的技术背景 | 第32-33页 |
1.2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33页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35-36页 |
第2章 模块化理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36-44页 |
2.1 模块概念解析 | 第36-38页 |
2.1.1 模块的定义 | 第36页 |
2.1.2 模块的特性 | 第36-37页 |
2.1.3 模块的优势 | 第37页 |
2.1.4 模块的形式 | 第37-38页 |
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38-43页 |
2.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发展 | 第38-41页 |
2.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发展 | 第41-4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策略——以苏南农村为例 | 第44-63页 |
3.1 苏南农村住宅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44页 |
3.2 农村住宅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第44-45页 |
3.2.1 宅基地与建筑面积 | 第44-45页 |
3.2.2 房间参数 | 第45页 |
3.3 农村住宅模块化体系和建设流程 | 第45-46页 |
3.3.1 农村住宅模块化体系构成 | 第45页 |
3.3.2 农村住宅模块化建设流程 | 第45-46页 |
3.4 农村住宅模块库建立 | 第46-53页 |
3.4.0 基本模块 | 第46-51页 |
3.4.1 附加模块 | 第51-53页 |
3.4.2 适应模块 | 第53页 |
3.5 农村住宅模块化建造技术 | 第53-62页 |
3.5.1 模块单元构造 | 第54-59页 |
3.5.2 模块拼接构造 | 第59-62页 |
3.5.3 住宅基础构造 | 第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应用 | 第63-74页 |
4.1 农村住宅模块化组团构想和未来更新模式 | 第63-65页 |
4.1.1 宅基地界定 | 第63页 |
4.1.2 农村住宅模块化组团布局构想 | 第63-64页 |
4.1.3 农村模块化住宅组团更新模式 | 第64-65页 |
4.2 农村住宅模块化单体示范 | 第65-68页 |
4.2.1 建筑设计 | 第65-66页 |
4.2.2 模块组合分析 | 第66-68页 |
4.3 农村住宅模块化单体其他组合模式举例 | 第68-73页 |
4.3.1 组合一 | 第68-69页 |
4.3.2 组合二 | 第69-70页 |
4.3.3 组合三 | 第70-71页 |
4.3.4 组合四 | 第71-72页 |
4.3.5 组合五 | 第72页 |
4.3.6 组合六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A | 第80-90页 |
附录B | 第90-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