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精子中 RNA 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精子 RNA 的存在性研究 | 第11页 |
·精子mRNA 来源及存在意义的研究 | 第11-12页 |
·X-、Y-精子间是否存在表达差异的争论 | 第12-13页 |
·消减 cDNA 文库的筛选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及其在生殖发育领域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消减文库目标基因的筛选方法 | 第14页 |
·阳性差异表达基因的后续分析 | 第14-16页 |
·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精液及组织样品来源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主要软件 | 第19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0-33页 |
·cDNA 芯片的制备 | 第20-21页 |
·待筛选文库的扩增 | 第20-21页 |
·文库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21页 |
·芯片的点制及后处理 | 第21页 |
·芯片杂交样品(X-、Y-精子)总 RNA 制备 | 第21-25页 |
·精子总 RNA 的提取 | 第22页 |
·精子总RNA 中基因组DNA 去除(采用DNase I) | 第22-23页 |
·精子总RNA 质量评估 | 第23-25页 |
·芯片杂交样品 mRNA 线性扩增 | 第25-27页 |
·第一轮线性扩增 | 第25-26页 |
·第一轮扩增产物质量检测 | 第26-27页 |
·第二轮线性扩增 | 第27页 |
·第二轮扩增产物质量检测 | 第27页 |
·芯片杂交样品 aRNA 荧光标记 | 第27-28页 |
·反转录合成cDNA 第一链 | 第27-28页 |
·cDNA 第一链的纯化 | 第28页 |
·cDNA 的荧光标记 | 第28页 |
·标记产物的纯化 | 第28页 |
·芯片杂交及清洗 | 第28-29页 |
·芯片预杂交 | 第28-29页 |
·芯片杂交 | 第29页 |
·芯片的清洗 | 第29页 |
·杂交芯片信号扫描 | 第29页 |
·芯片图像的数字化及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芯片图像数字化 | 第29-30页 |
·片间校正 | 第30页 |
·片内归一化 | 第30页 |
·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3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3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注释 | 第3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 real-time RT-PCR 分析验证 | 第30-33页 |
·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精子总RNA 的制备 | 第31页 |
·反转录合成cDNA 第一链 | 第31页 |
·引物可用性检测 | 第31-32页 |
·Real-time RT-PCR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33-41页 |
·总RNA 质量检测结果 | 第33-35页 |
·精子总RNA 纯度检测及定量分析结果 | 第33页 |
·精子总RNA 完整性及基因组DNA 污染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总 RNA 中体细胞污染去除效果检测 | 第34-35页 |
·芯片杂交样品mRNA 线性扩增结果 | 第35-37页 |
·第一轮扩增产物纯度检测及定量分析结果 | 第35页 |
·第一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第二轮扩增产物纯度检测及定量分析结果 | 第36页 |
·第二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芯片制备及杂交结果 | 第37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Real-time RT-PCR 检测结果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1-44页 |
·关于精子RNA 提取及线性扩增技术的讨论分析 | 第41页 |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 | 第41-42页 |
·已知差异基因功能的分析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