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14-15页
        1.3.1 论文预期的创新之处第14页
        1.3.2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4-15页
2.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政务微博理论分析第15-21页
    2.1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动力第15-16页
        2.1.1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第15页
        2.1.2 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第15-16页
    2.2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第16-19页
        2.2.1 媒介的社会功能第16页
        2.2.2 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第16-17页
        2.2.3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理论第17-18页
        2.2.4 网络技术对社会管理模式转型提供技术支持第18页
        2.2.5 网络对民主参与提供了平台第18-19页
    2.3 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化进程之理论分析第19-21页
        2.3.1 传统媒介与公权力垄断第19页
        2.3.2 新媒介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第19-20页
        2.3.3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互动第20-21页
3.政务微博出现的背景分析第21-27页
    3.1 政务微博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3.1.1 政务微博的概念界定第21页
        3.1.2 政务微博的类型划分第21-22页
        3.1.3 政务微博的传播特点第22页
    3.2 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管理提出挑战第22-24页
        3.2.1 从社会矛盾的主体分析第22-23页
        3.2.2 从社会矛盾的类型分析第23页
        3.2.3 从社会矛盾的呈现方式分析第23页
        3.2.4 政务微博有利于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第23-24页
    3.3 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政务微博的出现营造了氛围第24-25页
        3.3.1 新媒体时代,信息流动由单向变为多向第24页
        3.3.2 新媒体时代,独立表达方式强化了话语权第24页
        3.3.3 新媒体时代,政务微博提供官民交流渠道第24-25页
    3.4 现实管理的需求,为政务微博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第25-27页
        3.4.1 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政务微博来推动第25页
        3.4.2 社会公众的需求,呼唤政务微博的出现第25-27页
4.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第27-35页
    4.1 政务微博与传统社会管理方式之对比分析第27-30页
        4.1.1 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第27-28页
        4.1.2 政务微博本身的功能顺应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潮流第28页
        4.1.3 二者在公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方面的对比分析第28-29页
        4.1.4 二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对比分析第29-30页
    4.2 政务微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证分析第30-35页
        4.2.1 微政务,促进政府服务的创新第30页
        4.2.2 微力量,推进法治进程第30-31页
        4.2.3 微语言,重塑官民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4.2.4 微应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第32-33页
        4.2.5 微问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33-35页
5.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务微博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第35-45页
    5.1 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现实困境第35-38页
        5.1.1 政务微博空壳化现象严重第35页
        5.1.2 政务微博舆情监控能力低第35-36页
        5.1.3 政务微博法律与制度不完善第36页
        5.1.4 政务微博的发展失衡第36-37页
        5.1.5 政务微博功能定位比较模糊第37页
        5.1.6 管理者对政务微博认识不足,缺乏媒介素养第37-38页
    5.2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完善政务微博的对策研究第38-42页
        5.2.1 建设政务微博绩效考核制度,增强政务微博社会管理的实效第38-39页
        5.2.2 加强政务微博网络舆情监控,提升政务微博社会管理的能力第39页
        5.2.3 加大政务微博法律与制度保障,夯实政务微博社会管理的基础第39-40页
        5.2.4 加快中西部互联网普及,缩小东中西部互联网数字鸿沟第40-41页
        5.2.5 明确微博功能定位,发挥政务微博最大能量第41页
        5.2.6 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媒介素养第41-42页
    5.3 政务微博未来发展趋势第42-45页
        5.3.1 政务微博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信息的首发成为趋势第42页
        5.3.2 政务微博向矩阵式模式发展第42页
        5.3.3 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展开“双微互动”第42-43页
        5.3.4 政务微博与其他社会微博构建“微博联动”第43-45页
6.结语第45-46页
    6.1 全文总结第45页
    6.2 未来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彩陶几何图案在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生态型农民合作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