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碳酸钾(Potassium Carbonate)与碳酸氢钾(Potassium Bicarbonate)的性质 | 第8-12页 |
1.1.1 K2CO3 | 第8-10页 |
1.1.2 KHCO3 | 第10页 |
1.1.3 碳酸钾的国内外生产及应用现状 | 第10-12页 |
1.2 颗粒的密度 | 第12-15页 |
1.2.1 颗粒的密度表征 | 第12-13页 |
1.2.2 致密材料的变形特性 | 第13-15页 |
1.3 堆密度的提高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烧结水化法提高碳酸钾堆密度 | 第17-47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17-25页 |
2.1.1 烧结概述 | 第17-18页 |
2.1.2 烧结过程 | 第18-20页 |
2.1.3 烧结动力学 | 第20-24页 |
2.1.4 烧结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47页 |
2.3.1 碳酸氢钾的TGA/DSC分析 | 第29-32页 |
2.3.2 反应物对产品堆密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3 反应物粒度对产物堆密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4 烧结温度对产物堆密度的影响 | 第35-39页 |
2.3.5 烧结时间对产物堆密度的影响 | 第39-43页 |
2.3.6 水化实验 | 第43-47页 |
第三章 结晶法提高碳酸钾堆密度 | 第47-67页 |
3.1 理论部分 | 第47-53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47-48页 |
3.1.2 结晶过程的相平衡 | 第48-50页 |
3.1.3 结晶动力学简介 | 第50-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3-54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54-5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3.3.1 结晶物质和结晶方式对堆密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3.3.2 结晶蒸发温度对堆密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3 溶液蒸发速率对堆密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4 媒晶剂对堆密度的影响 | 第59-67页 |
第四章 碳酸氢钾-碳酸钾烧结动力学 | 第67-72页 |
4.1 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67页 |
4.1.1 物理数学模型 | 第67页 |
4.2 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67-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3页 |
符号一览表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