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试论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完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地方立法利益平衡机制的涵义第9-15页
    (一)地方立法的历史沿革第9-10页
    (二)利益和利益冲突的界定第10-11页
    (三)立法和利益平衡机制第11-13页
        1.法和利益的关系第11页
        2.立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含义第11-13页
    (四)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基本原则第13-15页
        1.平等原则第13页
        2.合理原则第13-14页
        3.中立原则第14-15页
二、地方立法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原因第15-19页
    (一)地方立法中利益冲突的表现类型第15-17页
        1.公权力和公权力之间的冲突第15页
        2.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冲突第15-16页
        3.私权利和私权利之间的冲突第16-17页
    (二)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第17-19页
        1.社会利益多元化第17页
        2.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第17-18页
        3.利益表达方式的急速进步第18-19页
三、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机制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一)地方立法中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梗阻”第19-20页
        1.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单一第19页
        2.现有公众立法参与机制落实不到位第19-20页
        3.公众利益表达对立法缺乏实质影响第20页
    (二)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利益表达和识别能力不足第20-21页
    (三)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中的利益选择存在偏差第21页
    (四)地方立法中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欠缺第21-23页
        1.审议程序不够合理第22页
        2.表决机制不够科学第22-23页
四、地方立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完善措施第23-34页
    (一)确立地方立法利益平衡中的民本价值取向第23-25页
        1.立法保障民生利益第23-24页
        2.以合作平衡利益关系第24-25页
    (二)建立科学的地方立法立项机制第25-26页
    (三)建立立法机关主导下的多元化起草制度第26-28页
        1.由立法机关自主起草法规草案第27页
        2.由立法机关组织相关部门共同起草第27页
        3.委托第三方起草第27-28页
    (四)畅通公众在立法中的利益表达和参与机制第28-30页
        1.建立完善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第28页
        2.充分发挥现有公众参与制度的有效作用第28-29页
        3.积极探索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新途径第29页
        4.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能力第29-30页
    (五)改进整合利益的法规审议表决程序第30-31页
        1.确保法规得到充分讨论第30页
        2.加强统一审议第30-31页
        3.设立单独表决机制第31页
    (六)建立完善立法后利益的再平衡机制第31-34页
        1.多元的评估主体反映多方面的利益第32-33页
        2.实现利益关系的再平衡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仲中几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测定
下一篇: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