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2.1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的基本内容 | 第20-24页 |
2.1.1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描述 | 第20页 |
2.1.2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3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化管理应用 | 第21-24页 |
第3章 建筑类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模式规划 | 第24-29页 |
3.0 指导思想 | 第24页 |
3.1 基本原则 | 第24页 |
3.2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综合信息化建设目标 | 第24-27页 |
3.2.1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 第24-26页 |
3.2.2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成果目标 | 第26-27页 |
3.3 主要任务 | 第27-28页 |
3.3.1 企业无纸化办公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27页 |
3.3.2 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 第27页 |
3.3.3 专业应用平台和资源平台的开发建设 | 第27-28页 |
3.4 保障措施 | 第28-29页 |
3.4.1 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实施保障 | 第28页 |
3.4.2 投资管控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28页 |
3.4.3 网络数据信息安全及与规制体系建设 | 第28-29页 |
第4章 北京BU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 第29-35页 |
4.1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维护支撑体系 | 第29-31页 |
4.1.1 机构设置 | 第29-30页 |
4.1.2 各级工程项目信息化领导小组及责任 | 第30页 |
4.1.3 各级BU-PMS运维技术支持办公室及职责 | 第30-31页 |
4.1.4 系统管理员及业务支撑人员 | 第31页 |
4.2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行保运行体系 | 第31-32页 |
4.2.1 功能架构 | 第31-32页 |
4.2.2 操作管理程序 | 第32页 |
4.3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运营体系 | 第32页 |
4.4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包管理运营体系 | 第32-33页 |
4.5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生产管理运营体系 | 第33页 |
4.6 BU集团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效果 | 第33-35页 |
4.6.1 系统建立运行步骤 | 第33-34页 |
4.6.2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营效果 | 第34-35页 |
第5章 软件功能开发设计与实现 | 第35-62页 |
5.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35-40页 |
5.1.1T平台概述及选择 | 第35-36页 |
5.1.2 T平台下BU-PMS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36-40页 |
5.2 软件及专业模块设计 | 第40-53页 |
5.2.1 软件设计 | 第40页 |
5.2.2 专业模块设计 | 第40-46页 |
5.2.3 核心代码实现 | 第46-53页 |
5.3 用户界面UI体系 | 第53-54页 |
5.3.1 UI整体结构和框架构成 | 第53页 |
5.3.2 UI容器组件类型 | 第53-54页 |
5.4 不同平台下数据同步功能实现 | 第54-58页 |
5.4.1 组织数据同步 | 第54页 |
5.4.2 同步流程 | 第54-55页 |
5.4.3 T平台组织同步接口调用 | 第55-57页 |
5.4.4 T平台组织数据指向异平台同步 | 第57-58页 |
5.5 系统平台测试 | 第58-59页 |
5.5.1 测试目标及参与人员 | 第58页 |
5.5.2 测试方式 | 第58页 |
5.5.3 测试总结 | 第58-59页 |
5.6 系统平台功能实现 | 第59-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