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VLC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 第11-13页 |
1.1.1 VLC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1.1.2 VLC应用场景 | 第12-13页 |
1.2 VLC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VLC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可见光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1.3.1 室内可见光MIMO-OFDM通信的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2 论文结构和创新工作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多波段信道特性研究 | 第20-40页 |
2.1 VLC室内信道分析的典型方法与问题 | 第20-21页 |
2.2 基于MRT的室内VLC信道建模 | 第21-35页 |
2.2.1 多波段VLC信道建模原理 | 第21-22页 |
2.2.2 多波段VLC信道建模流程 | 第22-24页 |
2.2.3 多波段室内VLC信道特性指标 | 第24-25页 |
2.2.4 多波段室内VLC信道特性分析 | 第25-29页 |
2.2.5 多波段室内VLC信道模型的实测验证 | 第29-35页 |
2.3 VLC系统收发端相对角度对信道特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 接收机视场角对信道特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VLC室内MIMO信道研究 | 第40-65页 |
3.1 MIMO应用于VLC的价值与意义 | 第40页 |
3.2 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组成原理 | 第40-47页 |
3.2.1 可见光MIMO系统光照分布 | 第41-43页 |
3.2.2 可见光MIMO信道冲激响应 | 第43-44页 |
3.2.3 可见光MIMO信道频域响应 | 第44页 |
3.2.4 可见光MIMO信道容量 | 第44-47页 |
3.3 室内可见光MIMO信道特性仿真 | 第47-52页 |
3.4 基于SRT的可见光MIMO信道研究 | 第52-64页 |
3.4.1 室内VLC-SRT算法原理 | 第52-54页 |
3.4.2 室内VLC-SRT信道测量 | 第54-62页 |
3.4.3 基于SRT分析人体阴影对VLC-MIMO信道的影响 | 第62-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基于OFDM的VLC系统方案研究 | 第65-82页 |
4.1 OFDM技术原理 | 第65-68页 |
4.1.1 OFDM调制解调原理 | 第65-66页 |
4.1.2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66-67页 |
4.1.3 OFDM技术的优缺点 | 第67-68页 |
4.2 可见光OFDM系统方案设计 | 第68-78页 |
4.2.1 VLC系统强度调制原理 | 第68-69页 |
4.2.2 可见光OFDM信号格式 | 第69-72页 |
4.2.3 可见光OFDM系统设计及仿真 | 第72-77页 |
4.2.4 可见光OFDM系统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第77-78页 |
4.3 基于FPGA的可见光OFDM调制技术实现 | 第78-81页 |
4.3.1 基于FPGA的可见光OFDM系统发送机整体设计 | 第78-79页 |
4.3.2 系统设计的软硬件平台 | 第79-80页 |
4.3.3 系统实验与结果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可见光MIMO-OFDM系统性能优化方案 | 第82-100页 |
5.1 可见光OFDM信道估计和性能优化的必要性 | 第82页 |
5.2 可见光OFDM信道均衡技术原理 | 第82-87页 |
5.2.1 可见光OFDM系统导频结构 | 第83-85页 |
5.2.2 可见光OFDM系统接收端获取导频信号方式 | 第85-86页 |
5.2.3 可见光OFDM系统接收端对所有子信道的信道估计 | 第86-87页 |
5.3 基于DFT-LS的可见光OFDM信道估计 | 第87-91页 |
5.4 室内可见光MIMO-OFDM系统抗人体阴影技术 | 第91-99页 |
5.4.1 基于MIMO-OFDM的VLC系统组成 | 第91-93页 |
5.4.2 OLPA算法中LED选择方法 | 第93-94页 |
5.4.3 OLPA算法中功率分配方法 | 第94-97页 |
5.4.4 OLPA算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97-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基于ACO-OFDM导频信号的可见光定位方案 | 第100-117页 |
6.1 室内定位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第100-101页 |
6.2 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 | 第101-109页 |
6.2.1 三边测量法 | 第102-106页 |
6.2.2 场景分析法 | 第106-107页 |
6.2.3 邻近算法 | 第107-108页 |
6.2.4 定位技术的比较 | 第108-109页 |
6.3 基于ACO-OFDM导频信号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案 | 第109-116页 |
6.3.1 可见光定位系统组成结构 | 第109-111页 |
6.3.2 基于ACO-OFDM导频信号的可见光定位方案 | 第111-112页 |
6.3.3 定位方案性能分析 | 第112-11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7.1 本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117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附录:缩略语 | 第127-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