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防屈曲支撑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1.3 自复位支撑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3.1 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 | 第14-19页 |
1.3.2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 第19-2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第22-23页 |
1.4.1 复位材料 | 第22页 |
1.4.2 构造形式 | 第22-23页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设计 | 第24-58页 |
2.1 概述 | 第24-25页 |
2.2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构造与力学特性 | 第25-48页 |
2.2.1 自复位系统的构造与力学特性 | 第25-32页 |
2.2.2 组装式纯钢防屈曲支撑的构造与力学特性 | 第32-38页 |
2.2.3 组装式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构造与力学特性 | 第38-48页 |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48-56页 |
2.3.1 自复位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 第49-51页 |
2.3.2 钢板内芯的设计与制作 | 第51-52页 |
2.3.3 约束构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52-55页 |
2.3.4 端部连接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 第55-56页 |
2.4 钢材材性 | 第56-5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58-97页 |
3.1 概述 | 第58页 |
3.2 试件组成和编号 | 第58-59页 |
3.3 试验方案 | 第59-66页 |
3.3.1 试件组装 | 第59-64页 |
3.3.2 试验加载装置 | 第64-65页 |
3.3.3 试件安装 | 第65-66页 |
3.4 试验加载方案和测量内容 | 第66-67页 |
3.5 试验加载制度 | 第67-68页 |
3.6 试验现象及分析 | 第68-72页 |
3.6.1 试件破坏现象 | 第68-72页 |
3.6.2 试件破坏机理分析 | 第72页 |
3.7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95页 |
3.7.1 试件滞回曲线 | 第72-73页 |
3.7.2 试件中自复位系统和防屈曲支撑各自承载力的分离 | 第73-75页 |
3.7.3 骨架曲线 | 第75-77页 |
3.7.4 承载力和延性 | 第77-79页 |
3.7.5 复位比率分析 | 第79-81页 |
3.7.6 试件滞回模型 | 第81-83页 |
3.7.7 累积耗能分析 | 第83-85页 |
3.7.8 残余变形分析 | 第85-86页 |
3.7.9 试件应变分析 | 第86-92页 |
3.7.10 试验结果 | 第92-9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4章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第97-134页 |
4.1 概述 | 第97页 |
4.2 碟簧组合的有限元模型 | 第97-102页 |
4.2.1 碟簧部件的拆分与装配 | 第98-99页 |
4.2.2 碟簧组合的相互作用 | 第99-100页 |
4.2.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第100-101页 |
4.2.4 碟簧组合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01-102页 |
4.3 受压弹簧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 第102-106页 |
4.3.1 导杆及推拉块部件与材料属性 | 第103页 |
4.3.2 相互作用及装配 | 第103-105页 |
4.3.3 边界条件 | 第105-106页 |
4.3.4 受压弹簧组合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06页 |
4.4 纯自复位支撑的有限元模型 | 第106-111页 |
4.4.1 推拉杆及内外螺杆部件的建立 | 第107页 |
4.4.2 纯自复位支撑的相互作用 | 第107-108页 |
4.4.3 螺杆初始拉应力的施加 | 第108-109页 |
4.4.4 装配及边界条件 | 第109-110页 |
4.4.5 纯自复位支撑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10-111页 |
4.5 纯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模型 | 第111-112页 |
4.5.1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 | 第111页 |
4.5.2 纯防屈曲支撑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11-112页 |
4.6 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模型 | 第112-116页 |
4.6.1 装配及相互作用 | 第112页 |
4.6.2 SCBRB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12-116页 |
4.7 SCBRB滞回性能参数分析 | 第116-132页 |
4.7.1 基准模型及分析方案 | 第117页 |
4.7.2 碟簧组合初始预压量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4.7.3 钢板内芯截面面积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4.7.4 钢板内芯屈服应力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4.7.5 摩擦系数取值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4.7.6 螺杆截面面积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4.7.7 螺杆初始拉应力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4.7.8 钢板内芯长度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4.7.9 复位比率分析与综述 | 第128-129页 |
4.7.10 滞回模型 | 第129-13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结论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1页 |
附录 | 第141-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