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口疡康对阴虚型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序言第10-17页
    1 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的认识第10-12页
        1.1 病因病机第10-12页
        1.2 治疗第12页
    2 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第12-14页
        2.1 病因病机第12-13页
        2.2 治疗第13-14页
    3 口腔溃疡与细胞因子第14页
    4 口腔溃疡与信号通路第14-15页
    5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阴虚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的建立第17-25页
    1 前言第17页
    2 材料第17-18页
        2.1 仪器与耗材第17页
        2.2 药品与试剂第17-18页
        2.3 动物第18页
    3 方法第18-20页
        3.1 试剂的配制第18页
        3.2 分组第18页
        3.3 阴虚型口腔溃疡模型的制备第18页
        3.4 动物取材第18-19页
        3.5 观察指标第19页
        3.6 检测指标第19页
        3.7 统计学处理第19-20页
    4 结果第20-23页
        4.1 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4.2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21-22页
        4.3 大鼠血清中cAMP、cG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的测定第22页
        4.4 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测定第22-23页
    5 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口疡康对阴虚型口腔溃疡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第25-46页
    1 前言第25页
    2 材料第25-27页
        2.1 仪器与耗材第25-26页
        2.2 药品与试剂第26-27页
        2.3 动物第27页
    3 方法第27-34页
        3.1 试剂的配制第27-28页
        3.2 分组第28页
        3.3 阴虚型口腔溃疡模型的制备第28页
        3.4 给药第28页
        3.5 动物取材第28-29页
        3.6 观察指标第29页
        3.7 检测指标第29-33页
        3.8 统计学处理第33-34页
    4 结果第34-42页
        4.1 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4.2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35-36页
        4.3 溃疡愈合情况第36-37页
        4.4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体重、饮水量、体温的影响第37-38页
        4.5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血清中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第38-39页
        4.6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4.7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溃疡黏膜组织中EGF、TGF-β_1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4.8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溃疡黏膜组织中TNF-α、IL-6、IL-10含量的影响第41-42页
        4.9 口疡康对模型大鼠溃疡黏膜组织中p38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42页
    5 讨论第42-4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萆薢的化学成分及其两种近缘种药材的比较鉴别研究
下一篇:大位阻非膦钯配合物催化合成含噻吩类及芳胺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