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主要缩略词 | 第7-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1 包虫病概述 | 第10-13页 |
| 1.1 包虫病的种类与分布 | 第10-11页 |
| 1.2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 1.3 生活史 | 第12-13页 |
| 2 包虫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 2.1 世界范围的流行 | 第13页 |
| 2.2 我国包虫病流行情况 | 第13页 |
| 2.3 新疆包虫病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 3 包虫病诊断 | 第14-15页 |
| 3.1 中间宿主(家畜)棘球蚴病的诊断 | 第14-15页 |
| 3.2 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成虫的诊断 | 第15页 |
| 4 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5 小肠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5.1 小肠黏膜免疫 | 第16-18页 |
| 5.2 小肠黏膜免疫在动物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0-49页 |
| 试验一 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20-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 1.1 实验动物及包虫病肝肺脏 | 第20页 |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22页 |
| 1.3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1.4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 2 结果 | 第23-26页 |
| 2.1 抗体检测 | 第23-25页 |
| 2.2 细胞因子检测 | 第25-26页 |
| 2.3 趋化因子检测 | 第26页 |
| 3 讨论 | 第26-29页 |
| 3.1 抗体变化规律 | 第26-28页 |
| 3.2 细胞因子变化规律 | 第28页 |
| 3.3 趋化因子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 4 小结 | 第29-30页 |
| 试验二 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 第30-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1.1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2 结果 | 第33-46页 |
| 2.1 H.E.染色及阴性对照结果 | 第33-34页 |
| 2.2 Ig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34-36页 |
| 2.3 Ig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36-38页 |
| 2.4 Ig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38-40页 |
| 2.5 IL-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40-42页 |
| 2.6 IL-1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42-44页 |
| 2.7 IFN-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44-46页 |
| 3 讨论 | 第46-48页 |
| 4 小结 | 第48-49页 |
|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 创新点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