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寄生虫学论文--医学昆虫学论文--螨、蜱论文

图兰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种内鉴定新基因标志物的建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图兰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14-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23页
        1.1 材料第14-15页
        1.2 鉴定方法第15-18页
        1.3 线粒体基因组的获得和分析第18-23页
    2 结果第23-35页
        2.1 形态学鉴定结果第23-26页
        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第26-28页
        2.3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果第28-35页
            2.3.1 线粒体 6 个片段的 PCR 扩增结果第28页
            2.3.2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第28-35页
    3 讨论第35-38页
        3.1 图兰扇头蜱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特征第35页
        3.2 蛋白质编码基因第35-36页
        3.3 rRNA和tRNA基因第36页
        3.4 非编码区第36-37页
        3.5 进化分析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第二章 图兰扇头蜱3个新的种内基因标志物的建立第42-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1.1 材料第42-44页
        1.2 方法第44-46页
    2 结果第46-53页
        2.1 形态学观察结果第46-49页
        2.2 N1、N2、C1三个图兰扇头蜱线粒体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结果第49-50页
        2.3 序列的变异性分析第50页
        2.4 系统发生分析第50-53页
    3 讨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结论第57页
创新点第57-58页
文献综述 蜱线粒体基因组概况第58-66页
    1 线粒体基因组及线粒体基因组学第58-59页
    2 蜱的线粒体基因组第59-61页
    3 蜱线粒体基因组的应用第61-62页
        3.1 群体遗传和分子分类第61-62页
        3.2 蜱的系统发生学第62页
    4 小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表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72页
导师评阅表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网络Meta分析
下一篇:CaSR干预在新生小鼠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