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基于STM32F103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工程进展第10-12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4 论文结构第12页
    1.5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2章 理论知识与总体设计第13-20页
    2.1 心电信号特征第13页
    2.2 心电信号的干扰噪声第13页
    2.3 心电导联介绍第13-15页
    2.4 基本要求第15-16页
        2.4.1 便携式的基本要求第15-16页
        2.4.2 设计的基本要求第16页
    2.5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总体设计第16-18页
        2.5.1 电源电路第16-17页
        2.5.2 模拟电路部分第17页
        2.5.3 数字电路设计第17-18页
        2.5.4 软件部分第18页
    2.6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3章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硬件设计第20-45页
    3.1 模拟电路设计第20-28页
        3.1.1 便携式动态心电监护仪主要技术指标第20页
        3.1.2 威尔逊网络第20-21页
        3.1.3 导联选择电路设计第21-22页
        3.1.4 前置放大及右腿驱动电路设计第22-25页
        3.1.5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25-28页
            3.1.5.1 带通滤波及信号主放大电路设计第25-26页
            3.1.5.2 50HZ陷波电路及 35HZ陷波电路设计第26-27页
            3.1.5.3 电压抬升电路设计第27-28页
            3.1.5.4 导联脱落检测电路设计第28页
    3.2 数字电路设计第28-32页
        3.2.1 微处理器的选型第28-29页
        3.2.2 STM32系列微处理器的优点第29-31页
        3.2.3 STM32的电路设计第31-32页
    3.3 串行大容量存储器接口设计第32-35页
        3.3.1 M25P16工作原理第32-34页
        3.3.2 M25P16操作指令第34-35页
    3.4 USB接口设计第35-37页
        3.4.1 CH372封装及引脚介绍第35-37页
    3.5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第37-40页
        3.5.1 硬件电路设计第37-38页
        3.5.2 LCD模块接口设计第38-40页
    3.6 按键电路设计第40页
    3.7 电源电路设计第40-43页
        3.7.1 +9V电池电压转换成+5V电压第40-41页
        3.7.2 +5V电压转换成—5V电压电路设计第41-42页
        3.7.3 +5V电压转换成+3.3V电压电路第42页
        3.7.4 电池模块的监测电路设计第42-43页
    3.8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软件设计第45-58页
    4.1 ADC程序设计第46-47页
    4.2 软件滤波设计第47-49页
        4.2.1 软件滤波方法设计第47-48页
        4.2.2 选择小波函数第48页
        4.2.3 小波函数降噪方法确定第48-49页
    4.3 M25P16基本编程第49-55页
        4.3.1 M25P16初始化子程序第49-51页
        4.3.2 M25P16整片擦除子程序第51-52页
        4.3.3 M25P16写1字节数据子程序第52-54页
        4.3.4 M25P16读1字节数据程序第54-55页
    4.4 图形显示程序设计第55-56页
    4.5 心电图特征分析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第58-64页
    5.1 硬件电路各模块测试第58-60页
    5.2 信号采集部分测试第60页
    5.3 LCD软硬件测试第60-61页
    5.4 串口通信测试第61页
    5.5 整体测试第61-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风力送丝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Penicillium thymicola IBT 5891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究